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短短30年,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成为全球瞩目的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大国。而中国的经济结构也随着改革开放而巨变。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实践。
国务院发布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

更多>>

[第一生产力] [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 [计划生育] [市场经济] [一国两制] [经济特区] [科教兴国]

改革回眸 更多>>
改革前瞻 更多>>
中国GDP30年增长14倍 今年有望升至世界第三位
长株潭“两型办”挂牌 先行先试十二年分三步走
宏观经济 更多>>
贸易发展 更多>>
区域 更多>>
新农村建设 更多>>
中国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 更多>>
行政体制改革 更多>>
国企改革 更多>>
可持续发展 更多>>
弱势群体 更多>>
社会公平 更多>>
30年语录
更多>>
30年大事记

更多>>

改革人物
潘岳
仇和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国改革评估
中国发展报告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工具和组织模式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机遇,以 AlphaFold2 和ChatGPT 为代表的智能工具,展现出了超越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趋势表明,AI for Science 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科研范式。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科研范式与形态的变革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积极应对。 聚焦大力推进科研范式变革
作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发达的空间科学探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推动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空间科学的原始创新驱动作用,对于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在空间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引领者、先行者、主力军和国家战略思想库的作用。 中国空间科学 战略与突破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国之重器,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中发挥着核心骨干作用。目前,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行、建设和立项中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30 余项。从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到世界第四的散裂中子源,再到亚洲第一个 P4 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并已经在北京、上海、安徽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形成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 大国重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备05065722号 浏览本站,建议显示屏最佳分辨率设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