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中国科学院院刊
“伏羲农场”: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根据智能模型决策方案,在200亩示范田中,利用基于AI的水肥一体滴灌技术,比农场原有雨养管理模式下增产24%左右,相比于农场的喷灌管理模式,在节水36.7%的情况下增产2.2%。
2025-03-05 10:31
饲草种子是饲草产业的芯片,育种科技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种源保障、产业发展和世界饲草种子贸易能力。
2025-03-05 14:27
我国耕地按质量分为10个等级,目前平均等级仅为4.76等,7—10等的低等耕地占比22%,数量超过4亿亩。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的7%,却消费了接近世界1/3的化肥,单位面积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倍——化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5-03-05 10:07
我国约有7亿亩丘陵山区农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左右,是粮油糖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涉及农业人口近3亿人。
2025-03-05 14:31
植物工厂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实现环境调控与作物种植栽培,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
2025-03-08 11:22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对于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给出了建议。
2025-03-04 14:56
如果农田没有数字化,智慧农业寸步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介绍智慧农业如何与快速土壤检测和水肥高效管理有效结合。
2025-03-04 13:36
我国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中国科学院打造的智慧农业型“伏羲农场”又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对此进行了解读。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也不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智慧农业的区域特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我国智慧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发展智慧农业对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有何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对此进行解读。
建立农业数据标准化体系,提高多源数据的兼容性;打通涉农数据流通的渠道,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共享;提高农业大数据分析能力,建立现代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2025-02-18 11:18
基于原创的基因挖掘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相关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技术,首次鉴定出高粱中两个关键的SL外排转运蛋白。
2025-02-13 13:30
随着未来计算能力的提升及更深入的学科交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细胞工厂设计将向更准确、更快速、更高效、全流程的方向发展,赋能绿色生物制造。
2025-02-14 09:06
萜类化合物的高效发现,作为生物学科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不仅能够丰富天然产物资源,更能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目前,主要通过3种方法来挖掘萜类化合物:直接从天然来源提取、激活沉默基因(簇)和异源表达。
2025-02-14 09:04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的严重短缺,导致每年需要进口大量豆粕和鱼粉等蛋白饲料资源进行填补,使得我国豆粕对外依存度为80%以上,严重影响了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025-02-14 09:01
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城市科学是城市研究者一直探求的重要方向,建设现代化城市需要城市科学理论指导。
2024-12-10 14:40
生物制造成为我国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原创菌种是这一产业的关键。我国的原创菌种发展情况如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哪些方面的差距?由清华大学开发的嗜盐菌底盘原创菌种为何能获得国际大奖?
2024-12-03 14:39
【向科技强国奋进】2025年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5-03-07 16:08
【向科技强国奋进】2025年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2025-03-07 16:05
【向科技强国奋进】2025年如何发挥企业力量推动科技发展
2025-03-07 16:03
【向科技强国奋进】2025年将培育哪些未来产业
2025-03-07 16:01
【建设农业强国之路】教育医疗养老护航乡村振兴
2024-11-06 14:53
【建设农业强国之路】治水治山 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2024-11-06 14:41
【建设农业强国之路】农民“钱袋子”增加了
2024-11-06 14:39
【建设农业强国之路】中国饭碗 端得更稳
2024-10-16 08:43
【建设农业强国之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百花齐放
2024-09-30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