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人: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执笔人:王霞林(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
曹宝明(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这场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所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今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从本期起,我们将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陆续刊发一些调查报告,以期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思考,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敬请读者关注。
序
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苏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从当地的区位特点出发,创新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苏南模式”;新世纪以来,江苏各地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纵深开拓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目前,江苏在巩固发展新农村建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正深入探索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加以制度化、规范化,使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新水平,推进到新阶段。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紧随时代发展脉络,从2005年开始,先后以“苏南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经验新探索”、“江苏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统筹长效机制研究”等为主题,从高校、科研院所和党政部门邀请10多位专家组成课题组,通过深入座谈、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对江苏的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课题组召开了20多场座谈会、研讨会,考察了苏南、苏中、苏北20多个市、县(区)及数十个乡镇、村,先后形成了两份总报告和13份专题报告。现在发表的是课题组最近完成的一份综合报告。
2003年来江苏省财政对“三农”的投入
城乡统筹的超前探索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各地就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契机,率先在农村内部进行统筹工农收益矛盾的实践。当时,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务农人员与务工人员收入悬殊的情况下,苏南的一些县(市)开始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框架内,集中使用乡村工业上缴的管理费和按一定比例提取的企业利润,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形式和制度,协调务农与务工收益悬殊的矛盾,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在较长时期内的稳产高产。这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经济内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率先尝试。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向民资、外资、股份制企业等多元经济转型,从苏南经济发达的县(市)开始,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逐渐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联动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县(市)突破就农村内部协调农工矛盾的局限,转向依托城市、按照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统筹协调县(市)域范围内的农工矛盾,从而拓展了“以工补农”的内涵与形式。例如,一些县(市)采取对农业和农户减免各种提留、代缴各种税费的办法,减轻农业和农户的负担。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江苏由南到北得以较早地接受“跳出农村抓农业”、“三农”问题“农外”抓的工作思路,在城乡统筹上率先而主动。
进入新世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对外开放全方位展开,江苏由南到北,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互动并进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非常强劲,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从而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中央作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后,江苏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提出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全面实施一系列支农扶农的新举措,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五大建设”。2006年,又作出了扎实抓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500万农民转移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城乡规划全覆盖工程、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三清”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文体工程、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等“十大工程”的重要部署。在落实这些新部署、新举措的进程中,江苏不断探索和解决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实践中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政策、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障碍,为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和首创精神的激发奠定了制度基础,从而促使新农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扎实向前推进,逐渐走出了一条既有自己特色、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江苏之路的主要特征
泰州市首次蔬菜节上,一只重达196斤的太空南瓜引起了顾客的兴趣。骆忠明摄
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江苏之路,包含着多方面的新鲜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立足省情,开拓“三化”带动下的新型“三农”发展道路,城乡统筹走向深化
江苏以“三化”带“三农”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是与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紧密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十大工程”的全面实施为抓手统筹进行的。这些年来,江苏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省财政支农资金从2003年的7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0亿元,年均增长33.3%,其投向在建设安排、分配政策、财政开支、公共服务上向“三农”实行“四个倾斜”,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农村,将农民更多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同时,推动城市发挥工业企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向农村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构建城乡要素相互渗透与交融和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框架。目前,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4058家,其中180家省级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民598.6万户,这些农户从企业获得收益126.1亿元;全省62%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保持全国最小;农村社会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省农村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班车通车率达到99%。
(二)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列为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的第一工程,依托现代城市优势,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多路并进
江苏省委、省政府倡导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现代制度改造传统农业,帮扶农业加速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低收益状况和弱势地位。各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活动向纵深展开,形成了多路并进、助推高效农业规模化的生动局面:一是村企结合,培育龙头企业,发展高效规模化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直接投向农村,兴办现代农业基地,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外向农业,启动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如扬州市依托各类农业示范园,吸引外资、台资投入,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已有20多个项目开发建设。无锡市以村企合作为支点,率先启动“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活动,形成了六大农业特色高效产业集群,一大批有实力的工商企业同785个行政村结对合作,使全市农业亩均效益接近2000元。到2007年,全省高效农业累计突破2000万亩,占总数的27%。农业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展示了以工投农、以工建农的广阔前景,印证了以工哺农的强大功能。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体制瓶颈,发展“三大合作组织”,为传统农业的改造、转型与升级构建有效的组织载体
为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江苏各地针对建立新型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难点,积极进行以制度创新突破体制瓶颈的探索。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方面,苏州市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到2006年,全市合作组织已达1282个,参与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49%,农民来自股金(利润)的分配收入14.6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487元。以“三大合作”为主的农村多种合作组织在全省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新型村级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各地一方面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一方面探索与建设新型合作组织相结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新形式,出现了“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的新景观。实践表明,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成为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农民增收的运作平台;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创新,则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同时,更为实现传统农业的改造、转型、升级,构建了有效载体。
(四)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又着力于推动南北合作,新农村建设在全省整体推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江苏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例如,在村庄建设上,各地或是规划导向,或是典型引路,分类引导,循序推开。苏州从抓各具特色的示范点入手,总结出城郊社区型、集中居住型、乡村别墅型、古村保护型、老村落改造型、自然生态型等多种模式。镇江、常州、扬州、盐城的一些县特别注重老村改造,对农民住宅,按照总体规划,区别建筑质量,该保留的保留,该拆除的拆除,统一功能配套,将老村整治一新。在全省层面上,按照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倡导南北协作,推动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在全省形成了南北挂钩合作的新热潮。苏南市县在苏北、苏中先后建立了苏州宿迁工业园、张家港(宿豫)工业园、昆山常熟(泗洪)工业园等十多个工业园区。针对全省还有农民可支配收入不足2500元的1011个经济薄弱村的情况(全部分布在苏北25个县区),大力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进一步加快了苏北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由南到北在全省范围迅速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