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玲实地考察云南缉毒前线 中国发展门户网图
导读: 向春玲,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去年3月,她花了23天的时间,沿边境线考察了9个县市,走了云南与缅甸接壤的800多公里边境线,亲眼目睹了云南省各族人民在打响堵源截流、打击毒品犯罪和禁吸、戒毒这场禁毒人民战争方面取得的成绩。一年来,向春玲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边境线上一些市县村庄毒品肆虐对当地政治、经济所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人民举全民之力与毒魔浴血奋战的场景……最近,她正将考察结果写成一份内参,不日将呈送相关部门。7月上旬,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如果毒品问题不上升到‘民族生存’的高度去认识,很可能成为继艾滋病之后的第二大社会问题。”
“云南最为突出的是毒品的危害与艾滋病的社会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向春玲说,“云南的毒情很严峻,尤其是靠边境地区吸、贩毒现象尤为严重。如果毒品问题不上升到‘民族生存’的高度去认识的话,或者政府不去高度重视毒品问题的话,很可能成为继艾滋病之后威胁到民族身心健康的第二大社会问题。‘艾滋病’被揭开盖子有多难!毒品也很难,德宏的毒品问题当年也隐瞒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基于以下因素:怕影响政府形象,怕影响政绩,怕给地方经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事实证明瞒是瞒不过、盖也盖不住的,如果我们还在遮掩,不敢直面这个问题,一旦爆发将比‘有硝烟’的战争更为可怕,有可能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
向春玲的担心并非多余。据云南官方公布:该省现有6.8万名吸毒人员,如果按每个吸毒人员身边潜在有4至7个隐性吸毒人员来看,数字实在惊人。更为可怕的是,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比例高达30%,这从局部来看一个地区,极为令人震惊。
由于吸毒或共用注射器吸毒,使许多吸毒人员感染了肝炎、肝病、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在陇川县,从1989年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首次发现17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疫情呈逐年上升之势,在短短的15年时间里,感染者迅速波及全县1l个乡镇、1个国有农场的204个自然村(队)。据卫生部门统计,2003年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1131例(已死亡385例),在册感染人员中,吸毒人员有1030例,占感染病毒总人数的91%,感染总数中有4名儿童是母婴传染的。这些病毒感染人员已形成高危人群,对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健康、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向春玲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女性吸毒者中,95%以上靠出卖肉体来换取毒资,艾滋病毒呈几何倍数增长,个别地方已接近失控的地步。有艾滋病专家断言,如不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态势,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患者将达到1000万。不仅如此,“金三角”毒品继续向云南全线渗透,云南堵截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临沧与缅甸北部有291公里的边境线,直接处于“金三角”毒品渗透的最前沿,是全国最大的陆路贩毒通道之一。由于国际、国内仍然存在着庞大的海洛因吸食群体,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巨额暴利的驱使,必将导致世界海洛因主产区“金三角” 继续向我国进行疯狂的毒品渗透。
另一方面缅北地区仍有大量毒源存在,对我国威胁丝毫未减。2003年,佤邦公开对外宣布到2005年6月前实现辖区禁种罂粟,罂粟禁种后,缅甸果敢地区整个山区老百姓的收入大幅度下降,生活比较困难。罂粟种植期间山区百姓年平均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现改种农作物后,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土地贫瘠,人均收入仅300元左右,80%的百姓存在粮食不够吃的问题,近90%的百姓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生存受到威胁。“种大烟是死,不种大烟是饿死,种大烟还有个存活的机会,不如种大烟”的想法在部分百姓中滋生。2004年,佤邦军却专门召开增种罂粟会议,要求所属各部充分利用全面禁种罂粟的最后时间,抓紧扩大罂粟种植面积。据初步统计,佤邦在保持近年来90万亩罂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在2004年有20万亩的扩种,加之禁种前囤积的大量毒品,缅甸果敢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毒品集散地。加之缅甸政局存在变数,佤邦及果敢地方武装“以毒养军,以军护毒”靠种植罂粟发展的态势越发明显。
“内忧外患,云南禁毒的压力可想而知。”向春玲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云南的禁毒工作不仅仅是在为云南禁毒,而是在为全国、为整个中华民族在禁毒。”
“我们很渺小,可我们是第一道屏障,如果我们的工作失职,艾滋病会更加泛滥,那我们就成了罪人。我会坚持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