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记者:
我这个问题想代表海外读者来问,我们知道,七千万人次的参观者当中,有一部分是来自海外的。也是考虑到2008年办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当时由于签证的从紧,可能北京的酒店业包括整个旅游业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们想问一下,在上海办世博会期间,在签证方面会不会有类似的安排,怎么样避免出现很多想来看世博但是又由于这样的一些限制没有办法来的外国游客的需求?谢谢。
2010-03-08 14:42:36
- 周汉民:
我们在世博会筹备过程中,始终坚持要实现两个崇高的目标,一个目标是,希望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重要的国际组织来参加上海世博会,所以今天各位所了解的数字已经创下了世博159年来最高的纪录。第二,我们也希望在七千万人次的参观中,有5%或以上是来自海外。参观者签证的便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世博会开幕一年前,我们签证便利的措施就得到了国家外交部的支持,并且正式行文知会我们国家驻各国的使领馆,所以签证便利已经是一项既定的政策。
2010-03-08 14:42:59
- 周汉民:
刚才您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住宿的问题,上海目前各类星级宾馆的住宿,床位可以提供大概是55万张,也就是说,上海世博会在一般情况下,这一般情况就是,如果一天来40万人次,其中有部分人要住宿,上海可以满足相关的住宿要求。但是在住宿高峰,如果来访者一倍以上的增长,我们将依赖上海周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资源,长三角共同办博,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远来的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人士都有相应的住宿安排,因而打造同城相应是近几年来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几座城市的共同努力,我们也衷心感谢这些城市为迎接上海世博会,为提高旅馆的运营能力和旅客的接待能力所做的具体工作。总的来说,相信上海自身和长三角周边城市共同努力,可以解决住宿问题。谢谢。
2010-03-08 14:43:11
- 新华社记者:
在此有一个问题,刚才海迪女士谈到了正在筹建中的世博已经让她心中充满感动,我们知道,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让城市和生活更美好,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是城市中的生命力所在,所以我的问题是,上海世博会如何让城市中的百姓也就是我们普通人,不管是上海的、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感受到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提给万季飞会长,我们都知道,上海世博会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之后所承办的一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如何体现出“节俭办世博”的理念?谢谢。
2010-03-08 14:49:25
- 张海迪: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城市生活。我想,我们的城市在发展,就是发展现代化,现代化离不开高科技的技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能不能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我希望,我们的万部长能给我们做一个展望。
2010-03-08 14:49:50
- 万钢:
其实世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国家又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城镇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考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是考虑到让城市更加适应于人们的生活。很多人提到城市,高速的交通,高密度的人口。通过参观世博会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感受到,未来的世博会,通过一些节能的建筑、温馨的生活、高科技的技术,以及便捷的交通,能够体现生活的美好。
2010-03-08 14:50:06
- 万钢:
另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可能全国人民都去看世博会,但是现在的技术给大家留下了这个可能性,也就是“网上世博”,大家不光是从媒体上,从电视上,也可以从网上看世博会上某一个我感兴趣的地方。
2010-03-08 14:50:23
- 万钢:
第三,希望世博会通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理念,用它的建筑形式,用它的交通形式,用它的生态理念和一系列的高新技术,能够演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比如说,对于上海城市文明化的建设、城市交通的改善,对于崇明岛,对于长三角,以至于我相信一些高新的技术会通过这个渠道走向世界。
2010-03-08 14:50:50
- 万钢:
我们回忆,无论是电灯的照明,从钨丝照明,到气体照明,到半导体照明,然后逐渐逐渐地进入到大家的心里,所以,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个主题,会演绎到生活的微细的环节上面去,使大家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念。
2010-03-08 14:51:03
- 万季飞:
关于勤俭办世博的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世博园区规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世博园区后续利用的问题。在世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建筑,这些建筑不见得都是新建的,有一些旧的建筑本身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比如说企业馆,有很多就是原来旧的厂房改造和利用的。
2010-03-08 15:01:56
- 万季飞:
再有,世博会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世博会结束以后,旧的建筑、临时的建筑拆迁以后,要统一进行规划,土地要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利用。还要考虑到场馆的利用问题,中国馆是永久保留,它可以作为一个旅游的亮点,继续接待客人。还有一些场馆,像演艺中心、世博中心,都可以开放。在办博期间,我们也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刚才万主席也讲了,一些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像太阳能发电、垃圾的回收和处理等。
2010-03-08 15:02:27
- 万季飞:
再有,世博会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世博会结束以后,旧的建筑、临时的建筑拆迁以后,要统一进行规划,土地要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利用。还要考虑到场馆的利用问题,中国馆是永久保留,它可以作为一个旅游的亮点,继续接待客人。还有一些场馆,像演艺中心、世博中心,都可以开放。在办博期间,我们也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刚才万主席也讲了,一些高科技技术的运用,像太阳能发电、垃圾的回收和处理等。
2010-03-08 15:02:27
- 万季飞:
我们办博人员要廉洁办博、勤俭办博,在住宿上,在工作的要求上,一定要俭朴。我想,经过我们各个方面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办一个热烈的、俭朴的世博会。
2010-03-08 15:02:51
- 张秋俭:
最后一个问题。
2010-03-08 15:03:07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网站记者:
请问赵进军委员,刚才您在发言中提到,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中外交流的平台,通过我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61种外语网站的网上调查发明,80%的外国网民对上海世博会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想请问您,上海世博会在如何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同时,通过世博会让众多的中国人了解外国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2010-03-08 15:03:23
- 赵进军:
谢谢你提的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我同上海世博会还真是有点工作的缘分,我在法国大使馆工作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国际展览局也就是负责在世界举办国际展览会的国际组织的常驻代表,因此我参与了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在巴黎的工作。我知道,上海世博会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定,是最高档次的一个国际博览会,它同一般的贸易的、专业性的展会不同,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以国家和国际组织作为参展的主体。
2010-03-08 15:04:04
- 赵进军:
因此,它首先是一个国家的行为,也是各个国家利用世博会展示各自国家的形象,要开展面向民众的外交的一次盛会。过去,世博会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来主办,现在历史上第一次由世界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来主办,我想这反映了这个世界在变,世界的发展在向东方倾斜。
2010-03-08 15:04:22
- 赵进军:
我们看到,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拉动世界走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或者说起到了一种积极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呈现群体性上升的势头,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中国在继成功地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又将主办上海世博会,这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机遇。
2010-03-08 15:04:52
- 赵进军:
我想,外交部十分重视配合我们组委会、配合上海搞好这次上海世博会。刚才有的同志介绍了,这么多国家,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在184天的会期当中,举办各种各样的内容丰富的活动,还有的是国家馆日,有的是不同的文化节,我想,这对我们做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
2010-03-08 15:05:22
- 赵进军:
昨天杨洁篪外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有上百个国家的政要,也包括国家元首,我看法国的报纸透露说,萨科齐总统将要出席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这么多的国家元首,我想数量上和规格上,恐怕将创世界博览会的一个新的纪录。
2010-03-08 15:05:42
- 赵进军:
因此,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对上海,从外交上来看,从国际意义上来看,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如何能够利用好这个难得的时机,向全世界其实也是向我们中国人自己展示一个开放的中国、进步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愿意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中国,我觉得这在外交上是太重要了。
2010-03-08 15:05:54
- 赵进军:
因此,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对上海,从外交上来看,从国际意义上来看,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如何能够利用好这个难得的时机,向全世界其实也是向我们中国人自己展示一个开放的中国、进步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愿意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中国,我觉得这在外交上是太重要了。
2010-03-08 15:06:04
- 赵进军:
去年我到上海去的时候,我的朋友,原来前中国驻印度大使叫华军铎,他告诉我,他现在是中国政府在世博会的总代表,外交部派的,就是负责协调、联络这么多参展国、这么多国际组织,要确保我们的世博会能够获得圆满成功。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外交部的干部,我在法国使馆也有一个很能干的干部,夫妻俩都到上海世博会参加工作。
2010-03-08 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