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央行发布09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文 继续向好趋势望巩固 -中国汽车产量超美日之和 丰田公布召回方案 美韩车企趁机挖墙脚 -统战部长见达赖代表 称"大藏区"违宪 中国与12陆地邻国划定边界 -温家宝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 北京城区停车费最高涨2倍(附表) -首波解禁"大考"重挫创业板 八成下跌 股市破发大潮汹涌而至 -美国对台军售前曾多次试探中国反应 解析此轮对台军售三背景 -沪新地王92亿 京地王欠款被收回 2亿保证金被没收 各地地王一览 -天津男子恶意撞人致9死11伤(图) 数十辆警车截击 被围时企图自杀 -雪碧汞中毒责任未定 仍正常销售 学生汞中毒追踪:曾打碎温度计 -文强今受审 "地下秩序"将浮水面 受贿2000余万 豪华别墅成景点
首页>>网上直播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全球首部世界现代化概览(实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1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 陈争平:

关于报告的几个特点,我非常同意。整个报告的优点很多,但是我现在想提一些建议。第一,谈世界现代化进程,有些往往要相反相成。前一段时间的海地大地震,海地虽然人口比较少,比较落后,可能会被我们排除在视野之外,但是海地为什么会成为拉美最贫穷的国家?反过来的经验教训应该总结一下,对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会有帮助。如果这样的研究可以深化,那么就可以深化对整个人类发展,人类现代化的理论探讨。海地的地震强度还赶不上汶川,但是它的房屋建筑倒塌很多,造成死亡率很大。

对世界现代化发展未来的预测,我们还要联系前一段时间对世界上“金砖四国”,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俄罗斯前一段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是不是以后还会上升?巴西会不会成为拉美现代化的标杆,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一匹黑马?还有印度曾经超过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又反超。像这些研究可能对世界现代化研究会更加充实。

2010-01-30 12:07:13

  • 陈争平:

报告中提出新人类发展指数,对以前的人类发展指数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现在提出新人类发展指数有些还值得探讨。比如社会现代化,用预期寿命一个指标来衡量社会现代化,我倒是觉得尤其是比较安定的,但是并不富裕的乡村来讲,人均寿命很高,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高,这不一定。相反,我倒觉得NGO组织的发展,一般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越高,NGO组织发展的程度越大。这是不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就是NGO组织的人数等等,这些指标值得考虑。

另外,大学普及率作为现代化的指标。现在中国也成立了很多老年大学,有很多香港的人都想来上我们的老年大学。谈知识现代化是不是把成人教育,除了大学毕业的以外,像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因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越高,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水平肯定越高。光用大学普及率一个指标不够。

另外,环境指标。前一段刚刚开了哥本哈根会议谈节能减排,光用一个指标衡量是不是欠缺了一点,人类把低碳、减排的指标是不是也可以纳入进来?

2010-01-30 12:08:37

  • 王红生:

首先感谢中国科学院的现代化研究中心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次会议,我听了很多精采的发言,我都感到收获很大。

我陆续听过几次报告,感觉你们继续在做社会转型研究,而且也有创新。创新在于如果说前12年作为开启阶段,有很多东西缺乏具体的数字。那么在后12年,很显然的,由于电脑普及,研究范围的扩大,尤其是搞自然科学的,使得研究更加具体。科学研究既要定性研究,又要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创新。

2010-01-30 12:09:56

  • 王红生:

我开了几次会一直有一个感觉,我们的学术要与时俱进,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我对你们过去的24年给予高度的赞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的地方,争取在第三个12年真正做到有足够影响力的,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学术界成为受人重视的研究。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个机遇,真正的在学术界做出成绩来,这在方法上要思考突破,不能满足已取得的成绩。

我们如何在新的方法上创新,使得我们的成果应该在学术界,在学者中引起重视,要带有更高的学术品位。

再有,应该为群众服务。我期望现代化研究能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让我们的民众能够认同于现代化的追求。刚才报告提出让大学中开现代化课程,我赞成,其实北大早该这样做,学生的热情还是挺高的。这样会使得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一种文化,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认同应该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用什么来做?现代化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对中华民族将是功德无量的。

2010-01-30 12:12:36

  • 胥和平:

何传启的报告很好,有400年的历史研究,资料非常丰富,内容及其有价值,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在中国发展的重大时期思考我们的现代化问题,因为我们有标准提法,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观点。一个启发是从全球和历史的角度思考中国现代化问题,因为200年的落伍、100年的振兴,给我们很多启发,提出了很多重大问题。将来可能在评价的时候,我们现在对现代化操之过急。我们讲现代化过程,从理论分析上看,就是对传统社会而言的。基本是面对前面的5000年讲的,第一次现代化发展于工业革命。面对5000年的事情,一二百年都不算长。所以现在谁在前,谁在后不重要,是全人类都要赶上人类转型的过程。事业要再大一点,非洲国家最后也要现代化,早一点、晚一点。这一点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第二个启发,研究现代化的重点是要研究现代化实践的推进模式。他们分析得非常清楚,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知识时代,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启发。为什么中央提出了创新是重大战略,知识生产、科技创新成为推动这个国家现代化最根本的东西。如果倒回去二百年,推动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现在看不行了,我们转入创新,所以这是我们对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化,这方面的研究要深化。

2010-01-30 12:17:59

  • 胥和平:

与此相关的,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很大一部分精力和体力放在怎么评价、怎么建立体系上,对它实施了具体模式、战略、政策方面的,将来要重点做。全世界刚开始作为独立的学问和系统研究的现代化研究,作为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从它发生当天就开始。如果中国人研究现代化最近是从我们的现代化小组开始,再前一次从50年开始,都开始了对现代化的研究。再往前研究,光绪皇帝那儿开始,君主立宪,就是在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变革下,只是没有实现而已。这作为学问的研究我们晚了,美国也是从50年代才开始。对整个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和现代化科学体系的建设是两码事,所以这个概念要澄清。我的感觉是这个学问很大,是有关国家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我赞成他们的呼吁,国家要给予重点支持,科学部门要给予重点支持,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最后提一个建议,我感受很深的就是郭书记上来提的问题,不是说你研究的对不对,你得让公众理解,公众如果不理解,就你理解,容易产生误导。学问要表达的好,要表达的不合理就弄不明白了。他说的是成为发达国家的概率成为4%,而不是中国要成为现代化是4%。因为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实现五分之四了,但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基本没戏。最后是全世界都发达了,我们到前三四十名不错了。所以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提法要谨慎,不好比,你就比我的现代化什么样。

周恩来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按照周恩来的四个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侧重指标在变化,我们对中国现代化指标的设置可以度量和把握,说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比如说环境、教育、土地资源。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说,本世纪50年代还没有实现,我们赶上美国70年代也没有实现。所以这个事情是历史的过程,它是人类面对传统社会5000年的过程,可能需要三五百年的时间转变它。

最后,大家都要关注他们的研究。谢谢。

2010-01-30 12:20:12

  • 杨团:

我接着他说的,他的很多观点我是赞同的,首先说一下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以大的视角做的鸿篇巨著,它的资料非常丰富,而且逻辑严密。不过我更多的是把它归纳为描述性和归纳性的巨著。我以为还要加强创新性和突破性。就从这张片子说起,国际经验4%,中国有这个可能,还有5张门票。这恰恰说明如果一个非常好的人类发展的目标,别人没有办法走上去,走上去的可能性很小,现代化没法复制和追赶,那它是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恰恰可以怀疑,因为我们知道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最后都是高能耗、高消费的国家,而且今天他们出现的社会福利方面的问题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有那么多的专家都在说,那样的现代化不行,中国不能实现。这4%也好,五张门票也好,恰恰说明如果这样做,全世界的能耗根本负担不了中国。这恰恰说明那条路不能走。

所以回过头来,我觉得更要研究现代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什么,现代发达国家的目标是什么。第一,人均资源耗费比较少;第二,人均财富的差距,不光是收入,财富差距要比较小;第三是社会自组织的意识和能力,就是NGO的意识要比较高。还有,环境、生态要能够长期持续。而在这些条件下,他的消费、人均生产能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追求那么高。这样的话,也才是中等的消费和能耗,这才是我们想追求的目标。

2010-01-30 12:23:55

  • 杨团:

这样的目标和第一次现代化相比差距很大。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人口相对比较少,人均土地比较多,人口比较年轻化,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大部分都是属于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国家最后的确走向高耗能、高消费是不复杂的。但是我们今天要想仿制他们,在今天的时代,这样的社会,其实仿制和追赶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有没有必要要仿制和追赶?别人走过的路我们能重复走吗?与时俱进,现在的时代发生很多变化,包括世界的人均资源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气候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后人能够完全重复前人的道路吗?如果不能完全重复,那么应该怎么来界定我们今天的现代发达国家的目标,以及怎么走上这样一条道路。所以我才觉得,社会科学的分析不是简单的缩小的社会科学,它是一个大目标,是能够涵盖整个自然科学体系的。这样的一种更大视野科学去研究现在国家、发达国家这样的课题。什么叫“化”,什么时候才能化,这都不见得是科学的提法。

另外,我自己感觉我们要增加区域观的比较。比如欧盟、东亚,这样的区域观的比较,也就是说要跨越国家,因为这是当代已经在发生的情况。还有一点,要在制度分析里特别重视东亚,特别重视日、韩、泰的路径,他们的路径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工业优先的话来概括,因为日、韩、泰都是属于小农户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和我们有很大的相似性,它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性组织,既不是NGO,又不是企业。如果用今天时髦的话说,我认为它是社会企业集团。

我认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太缺乏了,而且它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哲学研究和制度研究,它一定要和经济研究、生态研究结合在一起。谢谢!

2010-01-30 12:25:50

  • 陈凤英:

这个报告非常好,我谈的不多,这是第二次参加这个会议。我认为何主任他们10年当中的坚持每年出一个报告是很好的,因为我们是研究社会科学的,所以和自然科学离得比较远,但是自然科学系统性很强。给我的感觉,社会科学要往这边转一下,扎实一下数量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这可能是很重要的。我希望这样的报告要持续下去,我们的报告持续十年再回过头看一下,影响可能会更大。所以不要计较社会的评论,因为每一个社会人都是以自己的观点去评论这个报告,所以我想不要忌讳它,我们要坚持。

我们要听听决策,听听社会的,我想这两个如果做得更好一些,因为毕竟中国的目标很明确,要现代化,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我想我们的报告对社会,对决策同样重要。对社会为什么重要?人们都在关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怎么走。我们讲过去30年国家做大了,但是老百姓并不很富,未来30年我们是不是可以国强民富,这是我们的报告要走的路。

我想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我比较同意社科院同志讲的,我们做现代化研究可能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知识经济下的现代化该怎么走,我们不可能走原来300年发达国家所走的路。因为我们受到了资源的制约,现在的资源不可能让13亿人口享受同样的消费。现在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说我们已经走向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一定要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

另一个是全球化。历史上有过,但是这次的全球化是历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肯定还会持续下去。所以我想全球化和西方大国是不同的,全球化的因素我们要考虑。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全球整形,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我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全球整形现在非常困难,我们叫国际秩序重建。我们往往研究国际秩序变化,国际秩序变化有三次,现在是第三次。我们现在研究社会科学的人有个感觉,这次国际秩序的重建很有可能是在2050年,也就是第一次是400年,第二次是100年,第三次是50年。

2010-01-30 12:28:25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为全球首部世界现代化概览
教育部长周济: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梁光烈: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简化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标准化是当务之急
工业化蓝皮书:船舶制造位于我国行业现代化榜首
我国已不再是农业大国 还未真正实现工业现代化
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水平最低 综合指数为23.1
社科院:30年后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
何传启:提出新人类发展指数 中国排名世界第63位
国际经验不足以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 运河战略是一新途径
中国或提前10年实现第三步目标 基本实现六个现代化
21世纪发展中国家有成功机会 争夺5张晋级发达国家的门票
世界现代化存“马太效应” 人均收入的国际差距不断扩大
图片新闻:
陈锡文:中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被突破
08年问题奶粉未完全销毁又入市 全国开始大清查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