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问题奶粉22家企业出资2亿建医疗赔偿基金 一次性赔偿30万患儿 -中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促进农民增收 08农民纯收入预计4700元 -姚景源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超9没问题 政府"救市"可能还有四招 -证监会动员派出机构准备推创业板 新三板明年符条件直接转主板 -证监会:上市公司须按分红新规制定分配预案 严防年报泄漏/全文 -部分地区中石油主动集体降价 中石化跟进 煤电"谈崩"一单未签 -保险资金涉足房地产渐近 或将投资经营性物业 投资收益大幅缩水 -1名中国员工在刚果(金)遭劫杀 受困罗马尼亚劳工可能年前返乡 -08年最吸引眼球的10只股票 中石油居第一 六成投资者亏损逾70% -成思危:房价30%成本中一部分用于行贿 中国赴美炒房团元旦启程
首页>>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基本公共服务除了与人类发展发展具有直接关联外,还有许多间接途径促进人类发展。例如,全球经济环境出现了新的风险,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低成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地位不断弱化的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将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发挥核心作用。第一,健康和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替代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源投入的依赖。第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特别是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将改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合理配置劳动资源。

基本公共服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基本公共服务在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服务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在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的发展阶段,高附加值和高劳动生产率的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全覆盖的高效公共教育体系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1978年到2004年,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达68%,而全要素生产率仅占3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展高素质劳动力支撑的、具有高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是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挑战。

有研究表明,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农牧业产值仅增加6.75元 。

健康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因素。有研究表明,低体重婴儿和体重不足儿童的平均智商(IQs)比正常婴儿和正常儿童低5-11个点,对他们成人后的劳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对欠发达国家而言,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的估计回报率分别为23.4%, 15.2%和10.6% 。另有案例表明健康投资回报也很高。在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中的8%-10%是由于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 从1970年到1995年,墨西哥大约三分之一的长期经济增长得益于公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相反,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疾病造成沉重的经济损失。例如,加纳人均寿命过低,仅为57岁,疾病导致加纳大约60万残疾调整生命年 的损失,相当于损失1.8亿美元 。

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能够通过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高人力资本、高技能的劳动者只有在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岗位上,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他们最大的贡献。只有依靠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才能把高技能的劳动者配置在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地方。

目前,中国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劳动力流动,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农民工及其家庭难以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农民工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而流动的最大障碍。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劳动者的社会保障福利不因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是劳动力市场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条件。

有效的就业服务能在雇员和雇主之间搭建桥梁,通过培训使雇员掌握工作岗位最需要的技能。以创新为基础、有活力的经济需要不断提升大部分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为没有掌握工作岗位技能的毕业生提供培训服务。公共就业服务也能在求职者和招聘雇员的雇主之间发挥桥梁作用,通过信息沟通和培训解决劳动技能与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的问题。

基本公共服务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驱动型而不是靠消费驱动。中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图1.25),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投资率持续偏高(表1.6)。

1.2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率(%)

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摘要》。

1.6 不同类型国家的投资率(%)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世界平均

22.4

20.6

20.7

21.4

-

-

高收入国家

22

19.9

19.9

20.4

-

-

中等收入国家

24.2

23.7

24.6

25.9

26.2

26

中低收入国家

23.9

23.7

24.6

26

26.6

25.8

中国

35.3

37.9

41

43.2

42.6

42.5



数据来源:《2008国际统计年鉴》,(-)代表数据空缺。

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使宏观经济稳定面临着风险。高投资依赖高储蓄,高储蓄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经济发展。中国需要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减少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中国投资和消费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防性储蓄。由于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也由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家庭把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以防不测,导致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稳、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减少了即期消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降低个人储蓄水平。据测算,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和医疗的额外支出对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达到5810.7亿元。如果政府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到位,消费率可以从51.9%提高到55.2% 。

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也是可持续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30年,中国的政策是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人口的增长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经验表明,除了传统的人口数量控制的措施外,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消除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实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双重目标。(摘自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撰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应用统一标准确定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应明确界定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
应建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制度 优化基层公共资源配置
应引入全国统筹的政策架构 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应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权限职责
中国应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确定政府公共服务责任框架
中国应建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 扩大NGO作用
中国应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加快公共财政立法
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论坛召开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
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论坛召开 探讨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
党国英:重视农民就业问题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
中国逐步实现惠及十三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图片新闻:
上海出台"新八条" 购二套房公积金最高可贷60万元
云南瑞丽4.9级地震致10万余人受灾19人受伤(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