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物业税基本确定按照面积征收 第一套房子不征税 两年内难以推出 -住建部否认取消商品房预售制 今年重点清理小产权房和高尔夫场 -李克强谈人民币汇率 "达沃斯"中国声音引反响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上海世博会场馆总投资180亿 全程审计公开 有望成低碳生活起点 -中国能源举国体制初步成形 石化双雄竞争加剧 中海油扩张资源 -广铁回应站长因列车员帮旅客爬窗被免 火车站回应春运首列空客 -川渝地震造成1死15伤 多种方式救援安置受灾群众 不是汶川余震 -1月信贷创1.6万亿天量 加息时点最早在下半年 加息面临四大矛盾 -蔚县矿难十余名收封口费记者获刑 封口费260万 瞒报背后利益链 -融资融券试点方案专业评价预计3月份前完成 证监会详解五大热点
首页>>国情公报
201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2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加快建设双碑等五座大桥、慈母山等两座隧道、两路等五座换乘枢纽和一批公共停车场,开工解放碑地下环道,渠化道路交叉口,消除一批堵点。坚持建管并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着力优化公交线网、运力结构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营运秩序,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强化道路交通管理,从严控制占道施工和占道停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着力提升生态绿化水平。坚持生态与产业兼顾、建设与管护同步,全面展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植树造林500万亩,集中打造百个万亩示范片。提升高速公路绿化层次,切实抓好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示范段绿化,加快建设区县城周森林屏障和森林公园。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主城“四山”生态恢复和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带建设,建成城市生态林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400万平方米。

着力提升城乡安全保障能力。认真落实信访条例,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深化干部大走访活动,实行重大事项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努力化解疑难信访积案,构建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切实做好违法人员教育改造和帮教安置工作。整治公共复杂场所、城乡结合部等治安乱点,加快建设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度。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严防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活动,做到交通、煤矿、建筑、水利、危化、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隐患即排即治。

加强城乡消防基础建设,进一步整治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安装公路防护栏1000公里。全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行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相结合,严防人员伤亡。做好气象灾害预防和公共气象服务。加快政府应急平台、搜救基地、物资储备库和应急队伍建设,增强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编制实施三甲医院发展规划,改扩建一批区县医院,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推进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试点。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规范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心理咨询业,促进市民心理健康。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促进优生优育。

支持青少年事业发展,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任务。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增强全民体质。建成一批社区体育设施、学校塑胶运动场和城镇登山步道,为1100个行政村修建篮球场、配置乒乓台。发展竞技体育,做强重点项目,办好业余体校,培育后备人才。办好市第三届运动会和各类特色赛事。

(四)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科学实施城乡总体规划,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主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3%。

今年,主城拓展全面进入外环时代。按照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北部新区,提速开发西部新城、东部片区和南部片区,推动人口和产业向外环有序扩展,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功能组团。调整优化内环功能布局,完善中央商务区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高端化。内环与外环之间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大型物流基地,促进产业向辐射型、带动型转变。

加快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主城综合服务功能。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连接各组团和卫星城的快速通道、绿色廊道,增强主城对外辐射带动力。主城各区要严格遵循组团功能定位,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聚合发展,避免同质化。

支持万州加快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提速发展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其他区县城。加大对远郊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大中城市。对远郊区县特色工业园区继续全额返还税收增量市级留成部分,支持新上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带动本地就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加快发展小城镇。整合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把国家重点镇和市级中心镇培育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商品集散的县域次中心。推进乡村规划,改造自然村落,实施巴渝新居工程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引导农村居民就近有序转移和集中居住。

把合理的资源环境容量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前提,促进城乡生态文明。以城中村改造和提高园区投资强度为重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低碳建筑,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城市。

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开展梁滩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用,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交通噪声污染整治。

(五)全面加强“三农”和库区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基础。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建设10个粮食产能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打造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20个生猪重点基地县,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扩大蔬菜基地和标准化果园规模,扶持发展生态渔业、草食牲畜。放活林权经营,大力发展山地绿色食品、林下经济、木竹加工、苗木花卉、中药材、森林旅游,促进兴林致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贸易城,启动建设江津双福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开拓农产品市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

坚持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两手抓,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新建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工金佛山大型水库,建成一批水利工程,新增旱涝保收、节水灌溉面积各20万亩。百强镇防洪基本达标。扎实推进行政村通宽带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实现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认真编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实施规划,努力争取特惠政策,为库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突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重点任务,争取国家预安排资金,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后续建设项目,实现移民迁建与后续工作的有效对接。加快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石油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深化对口支援工作,争取中央企业结对帮扶库区区县。

开展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题年活动,新增城乡移民就业4万人。做好淹没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三峡库区社会保障水平。强化三峡水库综合管理,开展消落区综合整治,加快实施库区及其支流水污染防治项目。搞好避让搬迁和城集镇安全防护,启动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金汤工程”。认真解决移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完善库区维稳机制,保持库区社会稳定。

加快“两翼”发展。加大市属国有企业支持“两翼”特色工业园区力度,启动第二轮50亿元担保融通计划。完善“圈翼”互动机制,增强“圈翼”对口帮扶实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和巫溪、城口等困难区县实行特殊扶持政策,尽快打通对外联系通道,支持发展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

通过林权改革和山林经营,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让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林农广泛受益。实行相对扶贫标准,将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的人口纳入扶贫开发范围。开展整村脱贫推进年活动,启动250个村整村脱贫,完成扶贫移民3万人。进一步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六)拓展内陆开放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西部一流的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大通道,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搭建对外开放服务平台,优化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走出一条内陆开放的新路子。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推动引资来源从以港资为主转向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全面招商,引资领域从以工业为主转向工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齐头并进,引资方式从以引进增量搞项目为主转向引进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招商引资。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实施东西联动,争取设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成批引进内需型加工制造企业。健全招商引资后续工作机制,确保签约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对区县招商引资的统筹协调和指导,避免恶性竞争。

多管齐下抓好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一般贸易。加强口岸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完善金融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增强对大项目、大企业的吸引力,促进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坚持离岸与在岸并重,引进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软件开发等服务外包,巩固和提升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的地位,带动服务贸易全面发展。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培育十大出口基地,稳定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海外市场份额。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资源。

两江新区要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完善规划方案和功能布局,努力打造功能完备、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区。西永微电园笔记本电脑基地要加快启动征地动迁、“七通一平”和标准厂房建设,开辟至江北国际机场的海关监管专用通道,配套完善市政和商业文化设施,抓好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促进惠普及其关联项目尽快见效。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要启动二期工程,争取设立整车进口口岸,入驻企业和项目达到100个。依托保税港区构建面向西部、江海联运的物流网络,尽快发挥保税物流功能。争取万州、长寿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完善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配套功能,实现快速发展。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依托市对外经贸集团,提高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

全方位开展交流合作。加强同周边省区、长江经济带、沿海地区的联系,促进基础设施互动、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协作联合。推进“西三角”战略协作,落实成渝经济区规划,配合编制实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共同争取国家布局一批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关联项目。

办好第七次中欧圆桌会。组团参加上海世博会、悉尼春节庆典等活动,展示重庆新形象。扩大海外交流平台,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国际友好城市以及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互动。深化渝台综合性经济合作试点,把重庆建设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第三大重点区域和最大的台资信息产业集聚区。

(七)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用好用活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增活力、聚财富。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速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以金融服务综合化、融资形式多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为重点,加大金融企业改革力度,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和向外拓展,探索建立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

加快建设保险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引导保险资金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完善联合产权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股份转让中心、农畜产品交易所运行机制,提升服务功能,扩大经营范围,增强要素集聚辐射能力。筹建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药品交易所,设立钢材期货交割仓库。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扩大地票交易量,建立以土地交易所为依托的农村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启动市域基础测绘,开展宅基地确权试点,探索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办法,盘活国有林业资源,稳妥推进农户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资产化。加快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土地、林权等生产要素抵押、质押和涉农保险试点。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向农村倾斜力度,推动基础设施、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租购等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制定财税、投资、土地等扶持政策,鼓励和规范城市资源下乡扶农助农。培育一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集中示范点,带动改革试验整体突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资本结构、产业结构,推进重组整合,缩减管理链条。支持长安、重钢等发展成为千亿级企业。推动水务、商社、能源等集团整体上市。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属国有企业集团要发挥好在经济调节和城乡统筹中的杠杆作用,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政策歧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上市融资。

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租赁、担保、信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计划,力争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000亿元。出台资本金扶持、财税支持和融资担保等政策,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低保家庭实施廉租房全覆盖。加大城市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农民工公寓建设力度,提供税费优惠。启动实施三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计划,以土地划拨方式进行建设,较大规模地增加公共租赁房,以相对优惠的租金,为低收入购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盘活住房租赁市场。实行差异化住房税收政策,遏制高档住房价格非理性上涨,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完善市和区县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坚持把市级开支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力度,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区县政府性债务控制,降低债务风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和补助。稳步实施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来源: 华龙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图片新闻:
08年问题奶粉未完全销毁又入市 全国开始大清查
2010年春运1月30日起正式开始 客运量将超25亿人次(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