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撰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重点分析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需的、与人类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它们对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必不可少。它们直接影响人的寿命、健康、尊严和生活的意义。中国宪法规定,公平享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每个公民享有这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核心责任。但是,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差距是本章讨论的各种发展差距的核心根源。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多次社会调查发现 ,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本报告重点分析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原因之一。另外,这些基本公共服务也完全符合以下四个公共福利标准:
(1)基础性。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对于人的可行能力、尊严和自尊具有核心作用。
(2)广泛性。它们是影响全社会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基本公共服务。
(3)迫切性。它们是广大社会成员最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可行性。它们是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能力相适应的公共服务。
在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与人类发展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关系。分析他们之间种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对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对新的挑战都有一定的启示。
基本公共服务:促进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的可行能力全面发展、过上丰富多彩生活至关重要的条件。基本公共服务与人类发展的直接关系,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是人的可行能力的广泛提高,这是人类发展的核心目标。
健康和医疗。健康是人过上丰富多彩生活所需体力和智力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健康是接受教育和就业以及运动、旅游、社会交往等个人追求的基本前提。没有健康的体魄意味被社会排斥,极大限制个人过上丰富多彩生活的机会。全球的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本身难以带来人类发展理念和中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共同追求的人的健康状况的广泛改善。有些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却没有广泛改善公民的健康状况。也有一些国家,如哥斯达黎加和斯里兰卡,尽管经济增长不是很快,却明显地改善了公民的健康状况。无论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还经济缓慢增长的国家,有效且经费有充分保障的公众健康服务体制是公民健康状况良好的先决条件。
教育。教育培养人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的技能,提高个人对机会的认知能力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使其避免未受教育的人和文盲遭遇的社会排斥。接受教育不足限制个人的可行能力,使其后代陷入低收入—低教育投入—低可行能力—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教育也能在增进健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给儿童传授走向更健康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使不幸的公民得到基本保障和照顾,对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和心情的平静至关重要。对于每个人而言,风险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生病的风险、失业的风险、工伤的风险、年老以后失去收入的风险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威胁最大。社会保险降低这些风险对不幸人们的伤害程度,是决定人们面对多种风险能否过上他们向往的、有意义的生活的重要决定因素。
就业服务。在快速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共就业服务在保证人们获得就业机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业使公民获得保障本人和家庭成员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也能使个人与家庭赢得尊严并参与社会,两者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体面就业参与社会也是获得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的途径,因为失业人口往往缺乏保证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的资金和社会资源。(摘自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撰写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