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进一步明确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围绕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示范基地,以煤化工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能源化工产业。稳步扩大煤、油、气、盐的产能,加快推进能源资源深度转化。依托延长石油、长庆油田、陕西煤化等骨干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化项目。推动神华陶氏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建设,继续推进兖矿100万吨煤间接液化、延安100万吨乙烯等一批重大转化项目。以在关中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数控机床、输配电设备、冶金煤炭重型装备、石油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通信设备等优势行业,从整体上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水平。加快实施大飞机、西电公司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产业化、汉川机床新基地、陕汽30万辆微型车、渭南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铜川航汽铝材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以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半导体功率器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及专用芯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与通信、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等专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业,增强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能力。
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依托“13115”科技创新工程,支持150个大中型企业搞好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采取政府招标形式对重大技术创新课题予以资金支持。制定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集成利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年内完成省科技资源中心主体工程建设。二是以产业新型化和产品高端化为目标,实施100个重大技改项目,全面提升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电子、纺织、建筑等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6个工业专项工程,将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
加快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步伐。围绕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重点园区为载体,实施工业强省十大工程和军民结合“双百工程”,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支持西安高新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园区,鼓励其他开发区和产业基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承载功能。推进21个产业集群成长壮大,重点发展航空、输变电等6大集群和60户龙头企业。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核心是技术创新、关键在扩大应用的要求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扶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按照2015年形成4200亿元销售额的目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引进国际高端研发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支持有关院所和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的研发。抓紧建设西安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及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产品国家级质检中心,加快实施咸阳天宏、商洛比亚迪、省电子集团太阳能光伏等12个项目。以陕北和渭北为重点实施金太阳工程,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三年时间发展50个兆瓦级光伏发电项目,将我省建成硅材料、半导体照明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重要基地。同时积极发展风电、水电、核电和生物质能。
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持措施,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围绕大型环保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洁净产品三大领域,打造关中污水处理设备及节能装备制造、陕北煤化工废气处理及能量回收设备制造、陕南矿产废渣综合利用设备研发制造三大基地,建设十大环保产业园区,构建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服务业两大产业链,使全省环保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左右。
继续壮大以文化、旅游、物流、会展、金融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步伐,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作用,着力打造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艺路演艺一条街等重点板块,在西安建设全国重要的文物复制品交易市场、中西部最大的影视制作中心和书画艺术交易中心,切实解决文化企业不大不强、文化产品不多不精的问题。以彰显“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品牌为目标,完善规划、优化环境、搞好促销,充分发挥市场和市县两个积极性,加大旅游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力度,促进关中人文游、陕南山水游和延安红色旅游加快发展,今年着重推进大秦岭旅游、温泉旅游和提升农家乐水准。抓住西安被列入国家21个物流节点城市的机遇,按照大市场、大物流、大交通的要求,发展一批立足陕西、辐射周边的大型专业化交易市场,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产业园和宝鸡陈仓物流园区等五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进度,确保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保税物流中心上半年投入运营,支持西安华南城等大型物流项目建设。继续搞好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陕设立总分支机构,加快地方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尽快使金融业成为我省的强势产业。支持西安高新区等园区建设服务外包基地,促进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发展。
(三)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势
按照转交发展方式的要求,在确保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比重,增加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新兴产业、农业和民生方面的投入都要超过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500亿元,增长30%左右。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增长17%以上,新兴产业增长35%以上,农村和民生方面分别增长38%和32%以上,城镇建设增长31%以上。
今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423个,其中续建项目185个,新开工项目50个,前期项目188个。继续把基础设施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进一步解决交通和水资源的瓶颈制约。投资380亿元,建设十天高速陕西段、黄陵至延安等22条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400公里以上,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加快建设西宝、西汉蓉客运专线、西安北客站等15个铁路项目,郑西客运专线正式营运,建成太中银铁路等项目,完成建设里程近1000公里。基本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主体工程框架,加快建设延安、汉中机场,争取完成安康机场选址及立项等前期工作。力争引汉济渭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榆林王圪堵水库、延安南沟水库、咸阳亭口水库等重大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推进750千伏及特高压电网建设,扩大电力外送通道。同时,围绕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12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即将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策划论证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后续项目建设和投资长期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