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常住出生人口16.66万人。其中,户籍出生9.67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89‰。其中,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98‰。常住死亡人口11.55万人。其中,户籍死亡10.7万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6.17‰。其中,户籍人口死亡率为7.73‰。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2‰。其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5‰。
深化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创业政策和就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就业规模继续扩大。至年末,全市从业人员9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92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9.5万个。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1.8万个。全年新安置就业困难、家庭困难人员2.8万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467.7万人次的求职者提供求职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12.3万人次提供专门职业指导。全年完成职业培训43.47万人,共发放职业资格证书35.69万张。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6675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1385元,增长11.4%。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98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6287元,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15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002元,增长6.9%。
城乡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1辆,家用空调191台,移动电话219部,家用电脑109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86台,洗衣机93台,热水淋浴器90台,移动电话156部,家用空调129台,家用电脑47台。
居民储蓄继续增加。至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083.66亿元,当年新增2744.46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余额8555.64亿元,新增2369.78亿元;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528.02亿元,新增374.68亿元。
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竣工新建居住区配套公建设施265.6万平方米。旧区改造继续推进。全年拆除住宅建筑面积753.7万平方米,动迁居民5.13万户;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1220万平方米。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6.9平方米(见图10)。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95.2%。
图10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市共有819.6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511.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5.39万人。小城镇社会保险、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和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养老保障政策覆盖面继续扩大。至年末,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8.02万人。其中,被征用土地农民参保人数92.95万人。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3.8万人。有5.71万人纳入城镇高龄无保障养老政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老年农民政府托底养老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年内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民新增15.9万人。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收入标准,对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临时补贴,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低保标准从35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从2800元/年提高到3200元/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840元/月提高到96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7.5元提高到8元;老年农民托底养老补贴从85元/月提高到100元/月。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准入标准放宽,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内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1.4万户,累计达到4.4万户。
医保改革进一步深化。至年末,全市共有24.1万家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共773.9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16.67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参加从事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年末,居民医保登记参保人数达203万人。完善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医保综合减负政策。全年有58.87万本市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人群范围;医保综合减负45725人,减负总金额21933万元。
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82家,床位8.06万张。其中,年内新增养老机构22家,新增养老床位10030张。在全市养老机构中,由社会投资开办的295家,床位4.21万张。年内新建100家示范性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为17.7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其中10.3万名生活困难且需照料服务的老人给予政府服务补贴。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年各级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4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亿元,粮油帮困资金0.54亿元,支出医疗救助金1.77亿元。残疾人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年内新办福利企业82家,新安置1385名残疾人就业。年内新建盲道72.49公里,铺筑坡道1209处,完成628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公共建筑改建的全覆盖。
十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422.37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08%。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河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6%。加强扬尘和烟尘污染控制。全年建成114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区和69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全市区域月降尘平均值为7.8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2.5%。主要污染减排取得成效。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73.25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加116.7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5%。年内建成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扩容工程和9座郊区污水处理厂;完成总计装机容量622.5万千瓦的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改造。
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新建绿地119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68公顷。至年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51平方米。林业建设稳步推进。全年造林1915公顷。其中,防护林32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1.6%。
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强化。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生产安全事故6991起,比上年下降22.8%;造成死亡1532人,下降5.1%。其中,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711起,下降14.1%;造成死亡376人,下降1.8%。道路交通事故2745起,比上年下降30.5%;造成1100人死亡,下降6.1%;2554人受伤,下降32.3%;直接财产损失1469万元,下降24.4%。火灾事故3511起,比上年下降17.1%;造成50人死亡,与上年持平;57人受伤,增长26.7%;直接财产损失1.45亿元,增长4.5倍。铁路交通事故6起,比上年下降60%;造成5人死亡,下降44.4%。农业机械事故18起,比上年下降21.7%;造成1人死亡,下降50%。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4,比上年下降19.7%。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上海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的制造、销售和信息服务等活动。旅游产业增加值指来自境外、市外旅游者及本地居民在上海市内的旅游消费支出所形成的增加值。按消费性质可分为:旅行社服务业、旅游宾馆业、旅游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旅游商业、餐饮业、城市交通业、文化娱乐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的增加值是依据若干行业的有关资料进行跨行业核算的,不能将其与全市生产总值中其它行业的增加值进行简单加总,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4、地方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和其他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包括人大、政协、共产党、民主党派及工商联、群众团体,以及部分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