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工程院:浙大论文剽窃事件情况属实 浙大校长:近日将公布结果 -沪户籍改革细则七月份前公布 京孤儿成年后可获15万一次性补贴 -杨洁篪谈中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要点 -中国2011年将发射神八神九飞船 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巡月5平房公里 -中行董事长就收购合作等7大热点答问 银监会不监管小额贷款公司 -北京将发行7亿地方债 用于产业结构调整 首都第二机场明年动工 -央行:新增贷款用掉一半≠下半年无钱可用 货币政策还有微调空间 -杨洁篪谈中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实录 -吴晓灵:外储投资方向不需调整 谢旭人:财政赤字国债规模安全可控 -证监会:新股发行制度将公布 中石油开盘价荒唐 IPO启动势在必行
首页>>卫生动态
卫生部长陈竺:新医改两会后马上执行 主张治未病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陈部长请您留步,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还主张治未病吗?”

5日下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后,发表了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建议的徐睿霞代表仍然意犹未尽,追访了前来内蒙古团审议的卫生部部长陈竺。

徐睿霞:“陈部长,我们都知道您特别主张治未病,我特别希望卫生部今年在这方面还能够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

陈竺:“治未病的意思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要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它充分说明了医学的两个重要任务,即治病与防病,而且指出了后者更为重要。实际上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举措,这里面包括经常性的项目,也包括一些重大专业项目,将有很多预防疾病的工作。”

徐睿霞:“基层最突出的问题是还没有太重视预防工作,我们基本上是没有机构,没有人员,没有经费保证。”

陈竺:“这几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比如一些专业的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而且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医,实际上它将来的主要任务,除了一般常见病的诊治,就是预防工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要基层医疗机构去做的,比如说健康档案、慢性病的管理等。”

陈竺:“这次医改中会有明确规定,专业的公共卫生机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比如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要纳入财政预算。”

徐睿霞:“基层的卫生院与大城市的医院性质还有区别,纳入财政预算太好了。”

陈竺:“您说得对,基层卫生院一定要体现公益性。我们有些政策,比如基本药物制度,是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但是由于没纳入财政预算,现在很大一部分基层医疗单位还在卖药中拿提成,药物制度就推行不了,所以说一定要有很好的配套政策,否则公益性很难体现出来。”

徐睿霞:“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人,有的乡镇卫生所十几年都招不来新人,如何加大基层人才的引进呢?”

陈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下基层,这同样适用于医学行业,我们正跟教育部研究,做一些特别岗位优惠政策的研究。”

徐睿霞:“新医改什么时间能执行?”

陈竺:“两会后马上执行。”

未来3年医疗个人负担将降至1/3

时间:3月6日上午

地点:全国政协无党派小组会场

“看病贵主要反映在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过高,以往有的高达60%,现在正在逐步下降,去年个人平均负担45%。”

无党派小组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委员给大家报账:去年医卫事业的财政投入已达2400多亿元。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未来3年用于医改的预算是8500亿元。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如果所有资金落实到位,按照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个人负担比例将降至1/3,看病贵的问题有望缓解。

“但是,我很担心未来3年地方用于医改的5000多亿配套资金能否落实,尤其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陈竺说,地方的配套能否跟上,关系到医改的成败。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钟南山:新医改方案应对医生加强教育 实行淘汰制
陈竺:新医改后药价会下降 五措施改革公立医院
逐利产物与新医改不符 委员争议是否取消VIP病房
陈竺:新医改方案待完善 公立医院改革是重点(图)
卫生部长陈竺:新医改最终方案或现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医疗体系"久病缠身" 新医改能否"药到病除"?
新医改预算值8500亿 或偏向中西部 上海率先完成"大卫生局"改革
新医改8500亿为预算值 中央投入可能偏向中西部
新医改中医院的尴尬:取消药品加价将很难生存?
专家解读新医改8500亿支出:近半投向医疗机构
图片新闻:
英发布危机下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上海北京均下跌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答中外记者问[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