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面对我国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上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克服国内外经济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国内外经济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谋发展、促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较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3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连续五年保持11.6%以上的增幅,整体经济继续在较高增长平台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9.1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4365.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构成为13.1:52.5:34.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5.7%和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727元,增长11.7%。
市场物价回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比上年上涨5.6%,涨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5.0%,农村上涨7.2%。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六升一平一降”,食品价格上涨12.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5%、鲜蛋上涨3.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9.6%)、居住上涨4.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3%、烟酒及用品上涨3.8%、家庭用品及服务上涨3.1%、交通和通信上涨0.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22.7%,涨幅提高13.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4.0%,涨幅提高8.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1%,涨幅提高9.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涨幅提高4.5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效果明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3%,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年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创造利税46.5亿元,增长92.1%。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投资117.8亿元,新开工项目数增加241项,新增入区企业251户,新增投产企业182户。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原料、生物工程等产业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积极主动推进区域的经济贸易合作,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生态产业等替代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突出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着力打造销售收入千亿元以上龙头企业集群,创出一批知名品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积极开发建设具有国际性、地域性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旅游精品和品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战略升级逐步加快。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发挥高新技术集聚效应增强,服务外包产业、动漫基地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二、农 业
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粮食总产量4225万吨,创历史新高。四大粮食作物产量:水稻产量1518万吨、玉米1822万吨、小麦89.5万吨、大豆620.5万吨。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甜菜260万吨,增长22.1%;烤烟产量7.7万吨,增长12.4%;水果59.4万吨,增长14.7%;蔬菜1057.9万吨,与上年持平;亚麻15万吨,下降3.0%;油料36.5万吨,下降26%。
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年末奶牛、猪、羊和家禽存栏分别为221.2万头、1788.0万头、1018.4万只和16693.3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21.9%、35.6%、24.2%和33.4%。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03.3万吨、109.3万吨、581.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8.4%、15.3%和21.6%。水产品产量35.6万吨,增长3.9%。
绿色食品产业继续扩大。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1500个,比上年增加300个,增长25.0%;绿色食品种植面积5170万亩,增长10.5%,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绩显著。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21.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1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4%。拥有农用拖拉机119.5万台,增长4.9%;农用运输车18.7万辆,下降2.1%。全年农村用电量44.3亿千瓦小时,增长8.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5万公顷,与上年持平;节水灌溉面积199.6万公顷,增长8.8%。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泥草房改造20.18万户、1715万平方米。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室)50个、文化信息共享基层服务点36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0.5%。全省新建农村公路24799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1.6%和71.9%;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08处,解决1600个村屯、8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8%;新建户用沼气池11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2处。100%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在全省普遍开展。同时,新农村建设首批“百乡千村”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34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六年保持13%以上的增速。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837.3亿元,增长12.9%;集体企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12.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821.2亿元,增长13.0%。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13.8%;重工业增加值3023.2亿元,增长13.0%。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040.8亿元,增长13.0%;小型企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13.9%。
地方工业效益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实现利税351.5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利润175.9亿元,增长29.9%。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1,提高16.9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030.1亿元,增长13.8%,其中利润1437亿元,增长12.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51.6,增加10.5点。
四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突出。全年装备、石化、能源和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40.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9.1%;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1939亿元、1389.9亿元,分别占95.5%和96.7%。
工业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6种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46种,占54.9%,其中有50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2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
计量单位
|
绝对值
|
比上年增长(%)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
万吨标准煤
|
12031.6
|
-1.2
|
原煤
|
万吨
|
8185.4
|
0.5
|
原油
|
万吨
|
4020.5
|
-3.6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27.2
|
6.2
|
大米
|
万吨
|
457.9
|
24.4
|
成品糖
|
万吨
|
28.3
|
17.0
|
乳制品
|
万吨
|
168.5
|
3.0
|
液体乳
|
万吨
|
114.3
|
-3.0
|
啤酒
|
万千升
|
173.1
|
0.6
|
发酵酒精
|
万千升
|
56.9
|
8.9
|
卷烟
|
亿支
|
426
|
0.6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52.7
|
0.9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1467.3
|
-4.9
|
焦炭
|
万吨
|
781.2
|
14.5
|
家具
|
万件
|
454.2
|
36.5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21.0
|
16.9
|
合成氨
|
万吨
|
80.5
|
-1.7
|
化肥(折纯100%)
|
万吨
|
55.8
|
-2.4
|
乙烯
|
万吨
|
58.2
|
8.4
|
化学药品原药
|
万吨
|
0.76
|
24.3
|
中成药
|
万吨
|
2.3
|
5.9
|
化学纤维
|
万吨
|
12.1
|
-11.7
|
水泥
|
万吨
|
1968.2
|
24.1
|
生铁
|
万吨
|
364.6
|
-0.6
|
钢材
|
万吨
|
426.3
|
5.3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0.77
|
-7.6
|
工业锅炉
|
蒸发量吨
|
9906.9
|
-7.2
|
电站锅炉
|
蒸发吨
|
100694
|
0.9
|
金属切削机床
|
台
|
7584
|
-11.5
|
汽车
|
万辆
|
21.2
|
-7.8
|
轮胎外胎
|
万条
|
378.3
3
|
-15.4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596.3
|
21.6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719.2
|
5.5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台
|
2.9
|
-2.7
|
建筑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92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的76.3%;实现利润9.1亿元,增长23.2%;上缴税金28.8亿元,增长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