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办、其下属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的中印发展论坛,于2010年3月30日在北京好苑建国饭店举行,主题是“发展中的中印关系”。中国网现场直播。
主持人 王刚毅: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下午的论坛马上就要开始。
感谢各位嘉宾继续参加中印发展论坛下午的会议。今天下午的主题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印经济交流与利益互惠,第二个是中印的相互理解与媒体责任。今天下午我们讨论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一个问答互动,届时我们将请中方和印方分别三位代表坐到台上,大家一起进行问答互动。
2010-03-30 13:37:02
主持人 王刚毅: 我们都知道,中印两国在1950年4月份建交以后,两国就正式启动了经济和贸易的互访,1951年正式开始。在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发展比较缓慢,规模也不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经历了迅猛发展,目前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印度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今天下午我们论坛的主题就是从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利益互惠开始,首先我们有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分会常务副会长龚晓峰先生。
2010-03-30 13:40:45
龚晓峰: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今天下午演讲的题目是“中印IT产业合作前景”。
大家知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印度的经济增长远远高于世界GDP的平均增长,两个国家都被誉为“金砖四国”的重要成员。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中国GDP平均增长9.1%,九十年代中国GDP平均增长10.3%;印度八十年代平均增长5.9%,九十年代平均增长5.5%。
2010-03-30 13:41:33
龚晓峰: 中国对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表(图),从这个表可以看出,到2009年9月底,中国企业对于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2.5亿美元,主要领域在电子、通信、机械等等;到2009年10月底,印度企业在华累计实际投资33亿美元,主要领域包括软件、冶金、电器、医药等等。
下面的表是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钢铁、工程建设三大领域。
2010-03-30 13:42:44
龚晓峰: 再下面的表是中国主要IT企业对印度的直接投资概况,大家看到,这四个企业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比较有名的企业,中兴通讯、华为公司、联想集团、腾讯公司,还有其他的企业,我不一一说了。华为公司99年进入印度,2001年在印度成立华为印度研发中心,2010年到2011年,印度本地直接雇员将达到6000到10000人的规模,其中本地化率将达到95%。设在班加罗尔的华为公司是华为在海外最大的软件研发中心,2008年华为在印度销售额突破了13亿美元。中兴通讯2008年在印度的营业收入也突破了10亿美元,占全球营业收入的10%。从2006年到2008年,中印贸易额翻了一倍,超过500亿美元。
2010-03-30 13:43:32
龚晓峰: 中国对印度的进口情况,2001年到2009年,以及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情况,时间关系我不一一念数字了。这几年,中国很多企业参加了在印度举办的各种展览会,比如说我们在孟买有展览会,在班加罗尔有展览会,在新德里有展览会,中国企业非常踊跃地到印度参加印度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有的是国际性的展览会。这些展览会的主要产品,印度的客商对中国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移动通信手机、卫星接受器、个人电脑、PDA、笔记本电脑、办公自动化产品、数码影印产品、Mp3、Mp4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前两天一个代表团回来了,在印度一个展览会,中国的企业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二。
2010-03-30 13:45:36
龚晓峰: 中国软件产业这些年发展非常快。到2009年,中国的软件产业达到了9513亿人民币,2000年的时候只有593亿人民币。中国软件产业的收入结构情况:软件技术服务占22.4%,嵌入式系统软件占17.6%,IC设计占2.3%,系统集成占23.2%,纯软件产品占34.6%。中国软件出口到2009年达到了185亿美元,200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只有4亿美元。但是印度的软件出口更快,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我记得1998年的时候,当时印度政府出台了108条政策,就是“信息技术超级大国计划”,当时这108条最大的一个目的,主要是使印度的软件出口(2008-2009财年)出口500亿美元,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印度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到470亿美元,印度软件出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做得非常好。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也制定了18号文件,也是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我们的软件出口这几年的发展也是比较快的,但是和印度比较起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的软件出口跟印度比较:印度软件企业主要的问题,我们分析,他们也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第二大问题是雇员流失;第三个是通讯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弱一些。从总体规模来讲,中国的出口比较小,但是中国内需市场比较大,所以两个国家软件产业总体规模相差不是很大。
2010-03-30 13:47:44
龚晓峰: 中国、印度两国在软件出口外包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特别是中国在质量体系方面跟印度比差得比较大。比如说中国三十家大型软件公司中只有6家达到了CMM5级或者4级,而印度前30家大型软件公司全部达到了CMM5级或者4级,CMM是质量认证的标准,这是国际化非常重要的一个保证,的这方面我们还要向印度多学习。
印度软件人才的供给能力相对中国来讲也要强一些,大家看到,我们2008年180万,印度是224万,人才角度来讲,我们差了44万。
2010-03-30 13:50:27
龚晓峰: 印度软件人才的供给能力相对中国来讲也要强一些。大家看到,我们2008年是180万,印度是224万,人才角度来讲,我们差了44万。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1月22日在新德里印度科学宫演讲,他指出鼓励和支持两国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培育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印度优势在软件业,而中国是硬件业,两国都为拥有众多人才引以自豪,全世界IT业市场在不断拓展,我深信如果中印两国携起手来,就一定能够在IT业界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当那一天到来时,将意味着IT业亚洲世纪的到来。这是2005年4月10日访问印度班加罗尔讲的话。
2010-03-30 13:51:45
龚晓峰: 我个人认为,中国印度IT产业合作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中国印度软件与硬件产业互补性非常强。2009年,中国规模以上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人民币,软件收入9513亿,刚才已经指出了,软件业相对比较落后。印度2008年到2009年财年电子信息产值36822亿卢比,其中硬件9469亿卢比,我粗略算了一下,整个信息产业产值大概是5580亿人民币,按1:6.6算,以现代汇率为准。软件大概是4144亿,包括国内市场,包括出口,大概是中国的一半,但是硬件如果是9469亿卢比的话,大概是人民币1400多亿,只有中国的不到3%,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在硬件方面的合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从我们参加各类展览会能看得出来,印度对中国的硬件市场,包括元器件、配件这方面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中国还有“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战略实施,也为中印的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两化融合,大家知道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其中软件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将为我们软件带来很大的合作空间。
2010-03-30 13:53:54
龚晓峰: 印度InforSense公司、TATA、Vpro 等软件公司 已经在中国多年了,有非常好的成功合作的案例和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开拓中国市场合作的经验,能够为中国的“两化融合”提供嵌入式的软件,在各行各业中应用,也成立了一些合资公司。中印还可以共同推动IT培训、教育,共同培养软件人才,特别是帮助中国培养国际化程度更高的人才,这方面印度有很多经验。印度IT教育与培训体系比较完善,形成了高等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互补,与产业互动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中国软件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两端的人才,高端这一块,包括职业技工这一块相对欠缺,特别是高端这一块,称为企业的发展瓶颈。中国软件人才供给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正规学校和一些科研院所的学历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也很大的缺口,虽然这些年发展比较快。印度IT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入中国多年,咱们有一些公司和地方政府也有比较好的合作基础,印度IT培训机构可以帮助中国培训在工业领域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的软件人才。
2010-03-30 13:56:21
龚晓峰: 两个国家还可以加强行业协会联络,共同搭建合作平台,特别是IT产业发展的,比如说印度的NASCOM,是由最初的38个会员发展到目前1200多个,在维护印度软件公司团体利益、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IT领域商会也可以学习印度的经验,继续发挥政策推动、政府支持、行业咨询协调作用,为中国的IT产业做贡献。还可以帮助两国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在信息分享、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两国行业的共同发展。还可以共同搭建展会、论坛等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展销活动,帮助两国企业了解和开拓对方的市场,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中国这几年有很多博览会、展览会,我在这里也借这个平台,希望印度的企业都来中国参加我们的博览会、展览会,比如说我们在深圳有高交会,每年一次,从99年开始到今天,在北京还有科技博览会,在厦门9月8日有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南京还有软件博览会,在大连还有软件交易会,北京还有软件博览会,所以我希望,印度的企业也都到中国,多看看,多走走。谢谢各位。
2010-03-30 14:0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