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希望中印媒体成两国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印驻华大使:形象和现实息息相关 中印应增加了解][张炎:把握机遇深化合作][周明伟: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中印关系发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 中国网 杨佳
中国发展门户网3月30日讯 2010中印发展论坛3月3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办,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主题是“发展中的中印关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先生在会上做了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我来自中国语种最多的媒体,61种语言对世界传播中国信息的媒体,它叫做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我很高兴拥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位来交流我们媒体应该在两国交流中间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一本书,美国作家叫托马斯·弗里德曼写的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我读过,对他的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我倒是赞同翻译者说的一句话,译者在后面有一个叫“译后感”,就是翻译以后写了一个最后的翻译后的感想,他说我觉得世界还不平,是崎岖的,像山路一样。但是这本书不管它的观点怎么样,中国人从这本书里听到了一个名字,叫“班加罗尔”,因为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篇幅谈到了班加罗尔,印度这个软件城市,有人把它称作“印度硅谷”的地方。大家想一想,当我们知道班加罗尔的时候,只有冠上了硅谷的名字,人们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它是什么样的地方。
我们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十年来了解印度通过什么呢?几十年前是通过美丽的印度电影来了解印度,电影里的歌舞很多人很喜欢。
今天中国人了解印度是通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通过传媒,像我们这样的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同语言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去搭一个桥梁,这就是我们今天中国人了解印度只要通过大媒体,大多数至少是这样。因为毕竟有机会到印度亲眼看一看的人很少。我在世界走了近五十个国家,但是我遗憾的是还没有去过印度,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人可能还没有去过印度。那么,我们了解印度还是通过电影、文学作品,通过媒体,大家想想媒体多么重要。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直接从印度媒体看到的信息有多少呢?我们中国的媒体又报道了多少关于印度的信息呢?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有关印度的报道来自什么地方呢?CNN、BBC等等,就是这些媒体。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应该说是世界信息传播中间的主流,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对中国、对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对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大国,西方媒体关注的不是班加罗尔的软件业发展得如何,不是印度的经济发展又有了什么样的新的奇迹发生,印度的国民生活又有什么样的改善,他们一定是关注恐怖袭击事件,他们一定关注着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问题,哪里又有了灾难。因此,如果把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信息或者把西方媒体有关印度的信息集中起来看,My god!你会吓一跳,这个国家怎么啦了,怎么这么多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即便是事实,因此我认为对一个国家,媒体去反映一个国家的时候,应该是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这也就是刚才主持人说到的,我们要谈一谈媒体应不应该有的社会责任。
今天上午我听到Karan Thapar先生有一个精彩的发言,他是我们新闻媒体的,是电视台的主席,我很尊重这位先生的发言,他特别谈到了,他说我希望离开的北京,我带走的印象不仅是北京美丽的建筑,更希望对中国有关他不理解的中国问题能够有一些答案。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你一定会失望,Why?为什么?因为你在这儿时间太短了,你第一次来北京只呆几天,用几天的时间想了解一个很复杂的中国,不是很容易的。因此,你带的印象一定是美丽的北京城和带回你脑子里存在的问题。但是没关系,你一定要再来,我希望你有机会去看我的电台和我面对面交流,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观点。
下面,我想谈我的电台,我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我不是学印语的,我非常遗憾的是,今天我在这儿没有听到印第语,因为我电台有五十年的印地语广播,因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历史有六十年了,今天这个电台有61个语种,其中有10个语种是近十年来才增加的。大家都知道BBC、VOA都在减少他们的语种,我们在增加,为什么?我们没有病,我们一定在想为什么要增加语言,我们认为,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通过我们熟悉的语言,我们叫做母语去沟通,又是最好的桥梁。我们和印度朋友去沟通,大家都在讲英语,如果我们都在印地语,肯定很棒。我是讲阿拉伯语的,但是我不会讲印地语,我希望至少能会几句,能和印度朋友有更好的沟通。因此,语言是我们沟通的重要的工具,没有这种语言的沟通,难以达到我们相互之间更好的理解,甚至于你生活在中国很长时间,你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看到北京,它不是中国,它是北京,在中国依然有贫困,依然有非常遥远的沙漠地区,生活很贫困的人民,这些综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因此,我们这么多年来所做的一件事,去年的时候我们使馆的朋友,印度驻华使馆的朋友也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印地语开播五十周年的庆典。我们请了不少朋友,好象我印象中周刚大使和夫人也出席了我们的活动。但是中国人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中国人认死理,而且特讲历史,比如说中国是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今天早上很多朋友,包括周局长在演讲中间谈到中华文明,谈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谈到恒河流域的文明,谈到这些的时候,我们是应该引以为骄傲的,这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去年做了一件事,我们用了网络媒体做了一次评选活动,在中国人中间去评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了,你认为你印象最深的和你评选的十个国际友人,大家想想十个国际友人评选下来就有一位印度人,他叫柯棣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柯棣华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份量。我们把柯棣华先生的两个妹妹,80多岁了,从印度的孟买请到了北京,我们还把她们送到了大连见到了柯棣华先生现在90多岁的遗孀,让她们见了面,我们授给她们一个柯棣华的纪念章和奖牌。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我们也想让中国人知道,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友人,我想也包括印度朋友在内。
所以,我认为我们记住历史,不是一件坏事,我们讲友谊,是一件好事,中国和印度之间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要去忘掉它?我过几天要到日本去,我连续几年参加了一个叫中国媒体和日本媒体中间的对话的活动,我发现我们在对话一开始的时候就吵起来了,我们的观点很不一样。但是到去年我们发现我们坐在一起没有话说了,为什么?因为大家彼此都开始了解了,但是4月4日我又要去日本东京,我相信今年我们有新的话题,因为我们两个国家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与去年不同了。所以,我参加过中日对话,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参加中印对话,而这个对话是媒体间的对话,我们认为媒体是承担着很沉重的社会责任的,对中国印度关系的发展我们有责任,我们报道什么,如何去报道。因此,我们有必要和朋友间、和我们的同行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希望大家记住我的这个愿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