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达经济体采取更具隐蔽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一是绿色保护。绿色壁垒成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下的一个“绿色幌子”。欧盟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中确定了发展生物燃料的目标——即到2020年将生物燃料占酒精燃料消耗比重提高了10%。此外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对发展环保电池和类似元件的贷款总额为20亿美元,但此规定只适合美国本国的生产商。近来美国、法国等国提出的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即碳关税,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碳关税”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不仅转嫁环境治理责任和成本,更想通过这一绿色保护获取更多的生态利益。
二是投资保护。目前发达经济体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保护主义重心从限制外资转向限制内资对外投资,鼓励赴海外资本回流。在危机之中,资本和金融流动往往表现出一种回流的本能。如印度政府去年12月作为应对危机的一项措施规定允许外国企业在不同经济领域的投资比例;而今年2月又再次修订并限制外国企业在国防、通讯、航空等领域参与的程度。一些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本,使投资者遇到阻碍,而且有些国家把银行救助计划和义务联系在一起,优先将信贷给予国内市场,也会产生新的融资瓶颈,给原本十分羸弱的全球直接投资造成重大冲击。
三是金融保护。与投资保护相对的是金融保护。目前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限制国际资本流动而实施的监管,强化了这种本能。根据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60%的57个国家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54%,包括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主要投资吸收国在内的43个国家的投资流入量都出现了下降。预计今年流向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投资预计将比2007年减少82%。
与制止关税战相比,遏制金融保护主义的难度要大得多。世界各国为削减关税已进行了五十年的全球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WTO)则有效地裁断着全球的贸易争端。但世界上却没有一个与WTO相等同的机构来解决金融争端。因此金融保护将更具杀伤力。
(五)中国制造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据WTO统计,2008年,中国成为遭遇“双反”调查最多的成员。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据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09年1至4月中国遭遇“两反两保”(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激增——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涉及中国出口额7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从国别看,美国和欧盟是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近期美国的三起贸易保护主义案件值得高度关注。一是,6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宣布,美方已就中方限制矾土、焦炭、氟石等9种重要原材料出口问题,将中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这也是奥巴马上台后首次就中国贸易问题向世贸组织提起法律诉讼。二是,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产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此案涉及金额达3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遭受的案值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三是,本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奥巴马政府在未来三年内,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分别征收55%、45%和35%的惩罚性关税,涉及金额约17亿美元,如果此调查被受理将会影响中国10万人的就业问题。中国制造再次被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围阻。(张茉楠专栏国家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