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范福春建议成立证券法庭 四证监局长论热点 表态股指期货创业板 -新能源汽车拟4年推广6万辆 13城市示范 "汽车下乡"细则待出台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 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银监会称正常 -2月贸易顺差骤降87.62% 不会重蹈俄覆辙 中国出口重挫世界担忧 -农业部负责人解读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要点 -21家房企降价仍昂贵 消费者质疑作秀 土地成本导致房价居高不下 -铁道部原政治部主任涉嫌经济犯罪被查 今年将加强对监所的检察  -农业部负责人解读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实录 -中国大飞机计划2014年首飞 2016年适航取证 研制将利用全球资源 -央行与白俄罗斯签200亿元货币互换协议 周边国家用人民币更便利
首页>>专家专栏>>向春玲>>专家言论
社会学家向春玲解读为何民生成两会最热关键词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党现代化布局重大调整,着力关注民生问题

记者:我们从人民网的连续八年的两会调查显示,民生问题每年都是网友最关注的话题,对此我们党在方针或者改善民生的政策上有什么调整么?

向春玲说到,虽然我不是党建的专家,但是我从社会学者的角度看到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现代化布局也由原来的三位一体,调整为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将社会建设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是我们党对现代化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因为作为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统一的人,更多地体现为社会性。经济建设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是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的物质条件,如果经济建设最后把经济数字的增长当着目标,而人作为经济增长的手段,那么就偏离了社会发展的主题。社会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是注重人的发展,注重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注重社会的整体效益和社会公正的实现。现阶段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在我们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他们可能是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竞争中、制度改革中的失败者,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公平的需求。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经济建设也产生了很多单靠经济建设无法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建设来解决。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是一致的,民生问题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只不过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民生不同的时代内涵。

记者: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观,是要从传统的发展观向更加科学的发展演化,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社会学角度的发展观的演进过程。

向春玲谈到,在国际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四个阶段。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只突出了经济现象,而排除了教育、职业培训、人口、社会公平等因素和增长率的联系。发展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放弃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而倡导一种综合取向的发展观,强调把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重要目标。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观的演变体现了对民生问题认识的深化

记者:结合民生问题,这些社会发展观的更迭和演进是不是也有所体现,有没有深层次的意义?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经济增长没有考虑过增长的目的是什么,增长是为什么人的,是为了某些人还是为了所有的人,缺乏对“发展目标”的深入思考和价值判断。正是基于对以独尊经济指数或“GDP崇拜”为特征的发展观的检讨。综合发展观的基本理念认为,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经济增长的结果,而应看作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之间综合、协调进步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是在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前提下,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它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都应以人为中心。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增强,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

这些发展理论的演变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正是不断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过程,正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所以说,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的发展是否健康、科学,就是看是否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现在中央推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前进,我们的社会发展理论也会被赋予新的内涵,民生问题同样会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您如何看?

向春玲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际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在深入研究我国国情和深入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秦华

来源: 人民网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向春玲:城乡一体医保制度建设试点初有成效
对话向春玲: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向春玲 张玉洁:08年理论学术新见要览--社会心理学篇
向春玲:07年最瞩目的理论探讨--社会心理学篇
向春玲:2005年社会学理论热点综述
向春玲: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作用
向春玲:2006年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理论热点
向春玲: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医保体系
图片新闻: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3月12日闭幕[实时报道]
贾庆林走进中国网访谈间[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