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价格僵持 不利楼市回暖
随着天气的逐步转暖,上海楼市似乎也迎来了“春暖花开”。 如本月以来,上海一手房成交量连续几天接近千套,甚至近一周内有2天超过千套。就从商品住宅来看,上周成交37.1万平方米,创74周以来新高。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表示,本月前22天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已达97万平方米,比2月增长22%,并已接近2007年11月的水平,“但是在短期内成交量急剧回升并不能保证楼市长期稳定的回暖。”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高级评论员回建强也表示,本月以来百万平方米的成交量其实也属正常,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楼市消费信心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另一方面,去年积累的需求在促销的作用下释放了出来,“但这种量的释放不具有持续性。”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分院的分析师张琪也指出,上海居民购房仍存在较大压力,虽然近两月成交量攀升,但房价高位僵持将可能延迟交易量的进一步回升,进而对楼市真正意义上的回暖产生影响。
上海的大开发商基本还是保持着理性。“我们已经从去年开始大幅提高住宅的精装修比例,但售价并未提升。提升住宅产品的附加值和性价比,可以说是我们应对楼市低迷的一个策略,这样价格泡沫也会大幅减少。” “其实去年5、6月我们市场调研后,觉得即使卖不到1万,9600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后来下半年楼市进一步下滑,我们意识到义无反顾地把价格推在高点是不行的,所以选择低开高走、‘平价社区’的策略。坦白说,现在每平方米7600元这个低于周边项目售价的价位我们是很心疼的,好在我们2栋两房都卖完了,近两个月回笼资金1.07亿,说明公众还是认可这一价位的,而且从对房型的需求来看,也体现出刚性需求为主。”
而真正意义上的回暖将在什么时候出现呢? 张琪分析,总体来说,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考虑楼市可能的底部,从而确定楼市真正回暖的时间。一是成本底部,主要指标应该是土地价格,2007年的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将是重要参照系;二是价格底部,2005年上海楼市经过第一轮调控后,随后两年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状态,第二轮非理性繁荣出现在2007年下半年,所以如果项目当前的报价回到2007年6月左右的水平,则可大致确定价格已经较为理性。(李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