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农业税费后,村级组织如何运转,村里的公益事业怎么办?石家庄试点探索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
图为东安丰村张榜公布的承包地收费结果。王方杰摄
难 点
取消农业税,村里日子怎么过
村支书说,以后靠什么给村里办事?群众还听咱的不?
过了晌午,酷暑稍稍消减了几分。在石家庄市正定县西平乐乡东安丰村文体中心里,几位年老的村民开始在各种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村支书李文敏乐呵呵地说:“取消农业税后,村集体硬化村街道路、购置健身器材、安装路灯和有线电视网络,加起来花了10多万元,没让群众拿一分钱。”
李文敏将这些变化归功于村级财富积累机制。这一机制使该村的集体收入由3.5万元跃至11.7万元,他说:“过去,村里的路全是烂泥窝,汽车开不进来。垃圾遍地,苍蝇乱飞。”
“两年前,一听说要取消农业税,俺的脑袋‘嗡’地一声就大了,村里的收入一下没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李文敏对当时的“恐慌”至今记忆犹新:“以后靠什么给村里办事?群众还听咱的不?”
这不是李文敏一个人的困惑和担忧。据石家庄市在2005年的调查,一个普通村子,每年需要10万—12万元的办公经费和基本的公益事业开支。取消农业税后,每个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平均只有2.5万元。全市4450个行政村,当时集体收入一年在11万元以上的只有403个,且主要集中在城区,其余近91%的村组织,普遍存在着运转经费困难的问题。单纯依赖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肯定不是办法。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还在调研中发现,全市大部分村都有。一方面,是村里的集体资产被个人占用;一方面是村里的公益事业无法延续。怎样管理好农村的集体资产、建立起村级财富积累机制,从而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这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2005年4月,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提出,要按照“谁所有、谁收益,谁使用、谁交费”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当年6月,石家庄市农工委在正定县选择了一个最普通的村子——东安丰村,开始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