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的住房与其他民族不同,在形式多样的民间居住建筑中,土掌房普遍为迪庆藏民所喜爱。其特点是功能多,利用率高,冬暖夏凉,适应高原气候。
土掌房为土木结构,砌石为基,筑土为墙。墙面粉白,这是与藏民族对洁净纯美的崇尚有关。藏族人民喜欢用洁白的哈达作馈赠,用洁白的牛奶比喻心灵的纯洁。墙面粉白,不单美饰了土掌房,还展示了藏族人民对纯洁美德的追求。另外,藏族大都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高原紫外线辐射强烈,白墙起到了散热的作用。
土掌房门面朝东,意寓宾客能象暖阳和明月日日莅临,期求金银能象日月的光辉注入家园;窗开南方,预示子孙后代的姻缘象南方飘荡的彩虹美满幸福;房顶砌有香灶,插上经幡,每日清早,人们都要煨桑祭神,祈求神灵保祐家人和睦、六畜平安。
土掌房的建筑结构是根据高原气候,藏族人民的生产需求和生活条件而设计建造的。 迪庆藏族大都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地上,气候恶劣,平均每年中八个多月霜冻季节,仅三个多月是春秋季相连。一年大部时间要在风雪严寒中度过。土掌房墙厚平顶,可防潮防湿,积雪易化,能保持屋内气候干湿温和;春秋季太阳辐射强烈,厚墙平顶以及粉白的墙面又能起到散热的作用。另外,土掌房窗少且窄,有挡风御寒之利。
为适应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的需要,藏族土掌房普遍为三层。
第一层为畜圈,分内圈和外圈。内圈为主楼的第一层,外圈则是由内圈延伸出来的露天畜圈。雨雪天,牲畜关进内圈,晴天则关在外圈。这样设计,人在上畜在下,便于对牲畜的饲养和管理。
第二层为住房,人们的食、宿均在这一层内,以火塘为中心,右边为男主人的席位,左边为女主人的席位。这一层一般不隔成若干小间,因为人们的活动主要在这一层里。每逢婚丧、吉庆,能容纳全村人。
第三层分若干间,有屯人粮畜草的仓库,有诵经拜佛的经堂,有子女长大后就寝的厢房。屋面覆盖阿嘎(一种粘性极强的土),将其夯实抹平,常作打场晒粮之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藏族土掌房的形式和建筑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稿源:藏人文化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