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透明度获大进展
日报:现在人们非常关心救灾过程的透明度。
沃森霍夫:就海地来说,此时此刻还很难判断跟踪追查机制的优劣,我们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在研究报告之后才知道是否符合事实。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跟踪追查机制在提高透明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应该注意的第二件事就是,为了实现透明度,筹集和分发捐赠物资的所有机构和人员都必须参与其中并共享信息。只有各方都愿意提供信息且通力合作,这些报告才能有理想的结果。
日报:你研究了多次地震救灾,从1999年的哥伦比亚地震至今,10年间救灾供应链有了怎样的进步,我们在哪些方面缺乏应对经验?
沃森霍夫:十几年前,也就是1999年1月25日,哥伦比亚的咖啡产区发生了地震,在灾后72小时的应急响应中,政府和人道主义机构之间欠缺协调。相比之下,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地震后,人道主义协调体系使用群集系统在24小时内做出了响应。
群集系统最初是2005年在一份国际人道主义响应的评论中提出的,作为“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弥补不足并提高人道主义响应有效性”的一种途径。群集系统包含:后勤、医疗、食品、收容所和非食品类物资、水、卫生及保健,这些均已在海地发挥作用,及时响应灾区需要。
我认为,在当地开展更多准备工作对于我们面临未来的灾难是至关重要的,无论灾难发生在海地还是在未来可能遭受巨大灾难的其他地区。
日报:确实,现在大量缺乏的是灾害之前的准备和培训,不过现在捐助者往往还是要求他们的捐助资金直接用于受灾者身上。
沃森霍夫:将资金用在何处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投资在准备工作上,减少对人们的影响并降低救援工作的总成本,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在周期性灾难地区,例如飓风带、洪泛区和地震带,尤其如此。
但捐赠者想要看到结果,而直到地震发生之前,要体现出准备工作的价值是很难的。个人捐赠者希望的是抚养小孩或建造自动饮水器。要捐赠者提供资金修建一个装满药品的新仓库或在可能疟疾肆行的雨季提供蚊帐是一项很有挑战的工作。
在海地我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联合国设立了一笔周转基金(CERF),以备人道主义机构在灾后提供及时响应但缺乏足够资金时使用。不过请注意,只要海地的灾情继续下去,还有很多其他矛盾和危机需要支援。作者:胥会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