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与保护取得明显效果。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给城乡防洪保安、江河生态保护以及百姓生产生活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0年来,西部地区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启动实施了黄土高原淤地坝、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一批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形成了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大流域为骨干,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发展格局。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共安排94.5亿元投资用于西部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占同期全国中央总投资的55%,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达400多个。截至2008年底,我国西部地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年均可减少土壤侵蚀10亿吨,建设骨干坝、淤地坝近1万座,增加蓄水能力130亿立方米,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同时,把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封育保护工作纳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于2003年启动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建设,到2008年,共安排中央投资3.4亿元,对西部地区88个项目实施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建设,分别占全国的80%和82%。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共实施了9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自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游输水22.89亿立方米,6次到达台特玛湖,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持续断流和台特玛湖干枯近30年的历史。塔里木河下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通过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障了黑河下泄流量,有效遏制了黑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了下游生态恢复。特别是在2008年,张掖市遭遇60年不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年度调水任务,实现了东居延海连续4年不干涸。
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综合治理,许多原来荒芜的沟壑披上了绿装,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仅黄土高原地区每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近50亿公斤,有效解决了治理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同时,各治理区也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适销对路的产业基地,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1亿西部群众从中直接受益,1000多万山丘区群众的生计问题得以解决。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建设使山区20多万户、80多万农民过上了现代、文明、健康的新生活。
第六,抓好机制建立,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00年以来,根据“调整区域水利建设布局,加快投资结构调整,促进西部水利建设”的工作原则,中央水利建设投资持续向西部地区倾斜。据统计,2000—2009年,国家累计安排西部地区中央水利投资1270亿元,年均投资增速达21%,远高于同期全国中央水利投资11%的增长速度;西部地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占中央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由2000年的16%提高到2008年的37%,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二是提高中央补助比例。西部大开发之初,西部地区水利建设项目中央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为2/3。2008年第四季度下达新增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的中央补助比例进一步提升到项目总投资的80%。对于重点水利骨干工程的资本金,中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公益性部分投资比例达到60-80%。
三是加强部省合作。2008年3月以来,水利部先后与重庆、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四川、新疆、青海、广西和陕西等10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确定了区域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工作。对西部地区的水利扶贫形成了定点扶贫、扶贫试点、行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对重庆三峡库区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湖北省房县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开辟了贵州省铜仁、毕节两个地区的水利扶贫试点工作新领域,把水利扶贫工作拓展到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在的省(市、区),其中西部地区是重点。
第七,抓好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地区水利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和智力支持。
10年来,水利部通过各类科技计划支持西部地区项目68项。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水利科技进步。同时,出台实施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积极组织实施“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新疆特培”等服务西部的人才项目。经过近10年的努力,西部地区的水利干部培训率已达80%,选派了163名干部到西部地区挂职锻炼,并接收了48名西部地区干部来部机关交流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