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实施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初审评定。项目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青海省长江源区冰川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的速度,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项目负责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说,从2005年6月起至2008年10月,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组对长江源区冰川、湖泊、沼泽湿地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目前,长江源区冰川总面积为1051平方公里,比《长江源志》记载的1247平方公里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达9.89亿立方米。
长江源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仑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尔肯乌拉山。在冰川持续大规模消融中,昆仑山玉珠峰冰川与1971年相比,冰舌退缩了1500米,平均每年退缩达42.86米。唐古拉山口东侧冰川侧向最大退缩量为125米,正面退缩265米,与1970年相比,正面每年退缩量为7.57米,退缩速度惊人。
辛元红解释说,最近几十年,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来自西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重重阻隔而不能长驱直入到达源区,致使高原内部气候日趋干燥。加之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特别是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影响,长江源区冰川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
辛元红说,冰川大规模持续消融,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使靠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湖泊水位有了大幅度上涨,但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旦号称“固体水库”的冰川面积持续减少,其消融量也会随之减少,长江下游来水量也将相应减少,湖泊将大面积萎缩,直至干涸,导致长江源区荒漠化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