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进文化供给现代化,提升文化供给满意度
文化生活现代化涉及文化供给、文化需求、文化消费和文化供求平衡。从市场经济原则出发,提高文化供给能力,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文化生活的供求平衡,是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化供给包括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涉及文化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文化需求包括文化消费和文化参与,涉及文化需求的满足和满意程度。促进中国文化生活现代化,可以从文化供给、文化需求和供求平衡三个角度同时展开(图3-27)。这里先讨论文化供给现代化,然后再讨论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现代化。它们是中国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两个抓手。
文化生活现代化,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更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权益。从维护国家文化权益出发,调节文化供给,引导文化消费,提升文化素质,促进文化和谐,是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化生活现代化要求文化政策现代化,文化政策现代化可以从文化供给、文化传播、文化销售、文化需求、文化消费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展开(图3-28)。
(1)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现状和目标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现状分析,需要进行国际比较,需要认识我们的优势和不足。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理性地分析我们的客观条件和战略目标。
首先,中国文化供给能力的国际比较。关于文化供给能力没有统一定义,许多文化指标可以反映文化供给能力的差异。这里选择20个文化指标进行分析,它们大致可以反映中国文化供给能力的国际相对水平。很显然,多数文化指标的国际差距比较大(表3-46)。
文化供给能力与文化生产者和文化供给者紧密相关。一般而言,文化生产者和文化供给者主要是各类文化单位(各种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和文化组织等)和文化个人等。2005年前后,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拥有的艺术演出团体大约是中国的14倍,艺术表演场所是中国的10倍,公共图书馆是中国的14倍,博物馆是中国的13倍,文化保护机构是中国的2倍。
文化供给能力与文化设施和文化设备普及率紧密相关,它们包括电视、互联网、移动电话、激光唱机、城市公园、文化遗产、图书馆藏书和自然保护区等。2005年前后,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是中国的6倍,宽带网普及率是中国的5.5倍,人均互联网带宽是中国的44倍,移动电话普及率是中国的2.8倍,激光唱机普及率是中国的1.9倍,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城市公园是中国的2.6倍,每百人拥有的图书馆藏书是中国的10倍;同时,电视普及率、国家保护区比例和世界文化遗产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
文化供给有多种形式和途径,如广播、电视、电影、报纸、书刊、演出和网络文化等。2005年前后,发达国家每千人日报发行量是中国的4.5倍,每10万人拥有的图书出版种类是中国的3.3倍,每万人的演出场次是中国的2.2倍,每百万人拥有的电影产量是中国的10倍。
在20个文化指标中,人均互联网带宽(网络资源)的国际差距超过40倍,每百万人拥有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电影产量5个指标的国际差距约为10倍,互联网普及率等4个指标的国际差距约为4倍到7倍,移动电话普及率等6个指标的国际差距约为1倍到3倍,电视普及率等4个指标的国际差距不到1倍。
其次,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主要挑战。关于文化供给现代化的挑战,不同人会有不同认识。从政策角度看,提高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能力,提高文化传播和文化营销能力,优化文化供给模式,提高文化可选择性、可参与性和文化供给满意度,都是难以回避的挑战。
在20个文化供给指标中,有些指标国际差距不大,有的指标国际差距超过40倍;不同指标达到2005年发达国家水平所需时间不同,所需时间大约从11年到49年。其中,国际差距大和达到2005年发达国家水平所需时间长的文化指标,无疑是我们的挑战。这些指标包括:文艺演出单位、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电影产量、网络资源和互联网普及率等。
其三,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主要目标可以分为战略目标和政策目标。
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可以是:文化供给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文化供给满意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分阶段目标和分指标目标。分阶段目标可以是:2050年左右文化供给能力和文化创造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2100年前文化供给能力和文化创造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分指标目标可以是:主要文化供给指标如20个文化供给指标等,先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具体指标需要专题研究。
(2)中国文化供给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文化供给现代化是文化生活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文化供给现代化,关键是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服务和文化政策的现代化。提高文化生产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扩展文化服务的可选择性和可参与性,优化文化供给战略,是文化供给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要求。文化供给现代化不仅针对文化供给,而且涉及文化需求,要求文化供求平衡。文化供给现代化还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全体公民的合理文化需求,它是文化供给政策的一个出发点。
首先,推动文化生产现代化,奠定文化供给的基础。文化生产现代化包括文化生产观念、文化生产制度、文化生产模式和文化生产效率的现代化,包括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的现代化,包括文化生产者和文化组织的现代化。文化生产现代化是文化生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其次,推动文化传播现代化,扩展文化供给的途径。文化传播现代化包括文化传播观念、文化传播制度、文化传播模式和文化传播效率的现代化,包括文化教育现代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设备现代化、文化场所现代化和文化营销模式现代化,包括文化传播者的现代化。提高文化传播和文化营销能力是文化生活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其三,推动文化服务现代化,扩大文化服务的可选择性和可参与性。文化服务现代化包括文化供给观念、文化供给体系、文化服务模式、文化服务途径、文化服务效率和文化服务质量的现代化,包括文化供给服务的可选择性、可参与性和满意度的提高,包括文化供给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提高,包括文化供给服务的人性化、民主化和公平性的提高等。
其四,推动文化政策现代化,提高文化供给满意度。文化政策现代化包括文化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提高,包括文化政策的开放性、透明性和公正性的提高,包括文化战略的制定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估能力的提高,包括有利于文化供求平衡、发挥战略引导作用和促进文化现代化等。我国已经有系统的文化法规(表3-47),文化政策和文化战略需要与时俱进。
文化政策现代化的要点是:增加有效文化供给,减少无效文化供给,实现文化供求平衡,提高文化供给和文化消费的满意度。有效文化供给是满足文化消费需求的供给,无效文化供给是没有文化消费需求的供给。制定和优化文化供给战略,是一个有效的文化政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