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新能源车示范城市审批过半 打破地方保护 政府采购新标准正制定 -铁路七月起再调运行图 提高效率 东航豪掷百亿购20架空客A320 -1.53亿病险水库建设款违规使用 浙环保部门:千岛湖水质总体良好 -530亿新基金增援股市 A股高管减持套现潮 资金暗流涌动银行板块 -房地产开发商自报成本:我们只赚到12% 李嘉诚加速开发内地房市 -广州公积金中心回应"年薪27万"质疑 称2000万管理费与工资无关 -部分央企对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个别央企生化排污超标5倍 -中俄签署经贸等多项合作文件 俄称无法对华输送天然气 联合声明 -沪深修订股票发行办法 参与网下报价配售对象不得网上申购新股 -上海居住证转户籍3年内不限总量 纳税百万降门槛 厘清三大悬疑
首页>>发展观察
中国楼市“雷人”榜评选结果公布:任志强稳居榜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新网6月18日电(位宇祥)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雷”声隆隆,被网友认定为“雷人”级的人物和言论层出不穷。中新网房产频道适时推出《中国楼市“雷人”榜》评选,评选结果显示,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得票远远高于其它人,最“雷”言论评选榜榜首及最雷人物评选榜榜首均为其所得。

其中,任志强的“和居民工资收入相比,房价等于没涨”言论得票率最高,为15.6%;值得注意的是,任志强的另一言论“高房价可控制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得票也很高,居第二名,得票率为14.4%。得票第三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我给他们的帽子是‘反人类’”言论,得票率为13.9%。北科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以“在目前情况下应该意识到,买房子就是爱国”一论得票12.5%,紧随董藩之后。

另外,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廉租房不设厕所防富人购买”以及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的“房地产商没有暴利”等言论得票也较高。

在“最雷人物评选榜”方面,任志强以其29.7%的得票率遥遥领先,稳居最雷人物评选榜榜首。董藩居第二名,但他的得票率仅仅为任志强的一半,为15.4%。第三名为茅于轼,得票率为12.5%。可见,任志强被称为“任大炮”名副其实。

雷人言论升级 一雷更比一雷响

“把粉丝卖到鱼翅的价格才叫泡沫。”在近期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9届年会”上,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把房地产比做鱼翅,称鱼翅再贵也不是泡沫。他表示,泡沫是世界经济融入中国以后才出现的词语。他赞同“只有将粉丝卖到鱼翅的价格才是泡沫”的说法,他认为房地产就是“鱼翅”,而鱼翅贵也不是泡沫,粉丝也是粉丝的价格,也不是泡沫。

任志强还称,政府在用短期政策调控长期楼市,一定会出现更大的危险。他表示,房地产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在用短期政策决定一个长期消费品的预期,到2003年以后陆陆续续出台都是短期政策,几乎没有一个是针对房地产长期政策。要想让房地产长期维持稳定,很重要就是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住房政策,或者说出台《住宅法》。仅靠现在已出台的短期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是一定会出现更大的危险。

同样也是在近期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9届年会”上,董藩指出,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让房地产泡沫论见鬼去吧。董藩表示,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时,房地产行业尚处少年,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房地产行业将中国经济拖出了泥潭。今天,虽然房地产行业仍不成熟,而且备受诟病,但却不得不再次承担起拯救中国的重担--这正是房地产行业的可敬之处。他称,没有人会使房地产业垮掉,而且没有房地产业救不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拯救中国。

董藩表示,在房地产问题已经被彻底政治化、道德化、娱乐化的今天,再说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肯定是还要挨骂。但我是学者,强调说实话,宁可一人挨骂,不让行业委屈。近六七年最大的谎言就是甚嚣尘上的“房地产泡沫论”,但房地产“泡沫”基本是不存在的。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任志强因敢爱敢恨 成众多年轻女性择偶首选(图)
全国人民都觉得房子贵 为何偏偏任志强说便宜
任志强:房地产行业最后复苏 房企破产概率很低
任志强博鳌"三否"潘石屹:房价和工资比等于没涨
任志强:取消商品房预售、开征闲置税条件不成熟
国外专家怒驳任志强:高房价会降低人口素质!
王石、潘石屹、任志强三房市巨头谈房价拐点(语录)
"任大炮"是怎样炼成的? 任志强"雷人"语录一览
图片新闻:
中科院:全球变暖将在中国北方引发大规模沙漠化
钢铁业跨区域重组大幕即将拉开 宝钢模式或成范本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