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兴办一流教育 培养一流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解读】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代表
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推进教育改革,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五个方面的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这得益于改革,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今后,如何使教育事业继续发展,还是要靠改革,要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启动和实施,系统、全面地推进教育改革,更加关注人、关注分配、关注公正。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才可以使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包括老师、基础教育设施和教育惠民政策等。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强化职业教育,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这让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更加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正向着培养全面人才的方向迈进。
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人才,这是建设一流国家的基础。教育事关人民福祉,“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因此,发展教育,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又是每一名校长和老师的使命。(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采访整理)
建低碳排放产业体系打好节能减排持久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解读】民建中央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委员
节能减排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长期战略,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是强调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抓好重点,集中优势力量首先攻克一些难点问题、解决一些首要矛盾,而这些难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建设等。
当前,我国所讲的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应该至少有三方面含义:首先,加快建设风能、太阳能、光电等绿色清洁的新能源产业,其次,对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升级改造,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最后,在低碳改造过程中,发现并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消费模式的建设,首先要培养低碳环保的全民意识,使广大群众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选择趋向于低碳化,构筑“全民低碳”的坚强心理基础;同时,产品设计生产要把低碳作为必须达到的标准之一,符合低碳节约的能源供给模式;最后,政府应出台政策措施,对低碳企业和低碳产品适度倾斜、给予扶持,帮助其成功进入市场。(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采访整理)
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势头满足人民住房基本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解读】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委员
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影响到了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民生的改善,而且从房地产本身的发展讲,房价过快上涨,并没有将房地产做大,因为有大量的中低收入者被拦在大门之外。实际上,房价过快上涨,最终将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政府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力度,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用于保障性住房的支出,包括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的比重都是大幅度增加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反映了政府保障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抑制投机性购房会不会影响到房地产的发展呢?我认为不会。我国城市居民每年自住住宅的新增需求高达11.25亿平方米,再加上合理的奢侈性购房和适度的投资性购房,总需求将超过13亿平方米,远远超过了2009年约8亿平方米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因此,抑制投机性购房不但不会削弱房地产的需求,反而会让更多有需求的老百姓买得起房,促使房地产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光明日报记者 李金桀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