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首批“一对多”专户出台当天,就有中银基金完成了首只产品的募集,但并非所有获得产品批文的基金公司都能有此锐气。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专户销售并不如此前预期的那么乐观。
隐形门槛不止100万
根据规定,“一对多”专户设了一个最低门槛和一个最高门槛。最低门槛是单份资金量不得少于100万元,最高门槛则是不超过200份。但多家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均表示,事实上客户的隐形门槛远远不止100万元。
某基金公司专户总监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他们对客户的调查情况来看,一般资产至少在五六百万元以上的客户才会对“一对多”专户产生较为明显的兴趣。而真正把“一对多”专户作为自己明确投资渠道的客户,其资产数量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字。“我们从私人银行那边看到的情况是,购买我们产品的客户,基本上资产都在八百万元以上。”某银行系基金公司员工透露说。
这种隐形的高门槛让此前对“一对多”专户客户量的乐观预期大打折扣。前述基金公司专户总监就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第一批“一对多”专户产品的销售不会有问题,但随着产品审批的正常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一对多”产品上市,市场供求关系将会由此逆转,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其实,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在已经是硝烟弥漫。“真的非常奇怪,这么多天过去了,宣布成功募集的‘一对多’专户产品跟获批的相比,只有寥寥几只。之前可都是宣称准备充分,短期内就能卖完的啊。”一位基金公司的员工大惑不解,“或许是还没达到200份的上限,大家不愿意就此结束募集,否则太掉面子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基金公司单只产品的募集额度在逐渐下降,这也表明市场似乎并未给“一对多”专户足够的热情。
销售方式不断调整
对于银行系基金公司而言,依托强大的银行背景,首批产品销售自然不愁。但对于缺乏这个背景的基金公司而言,销售就显得颇为费力了。
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对于那些非银行系的基金公司而言,虽然大多和银行的总行之间签订了代销协议,但这个代销协议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举个例子说,某公司和一家银行签订的是全行代销,但事实上可能只是少数分行或支行在执行代销协议,其他的分行或支行并未得到总行通知,从而导致该公司‘一对多’的产品销售缓慢。”这位人士说,“这和公募基金的操作方式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非银行系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业务的发展。”
这个说法在一些基金公司处得到了印证。某基金公司员工就透露,他在和银行各地分行的沟通时发现,许多分行并不知道要代销他们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产品。他认为,由于“一对多”产品扎堆上市,可能导致银行在分配资源上颇为吃力,于是就出现了分行或支行各自为政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