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流动性过剩VS实体经济需求弱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正面:大宗商品的走势“看上去很美”——国际油价逼近70美元,伦铜升至5000美元区间;芝加哥大豆突破1200美分。国内外基本金属、农产品的期货价格都出现了接近翻倍的涨幅,“最坏的时刻”仿佛已经远离。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1季度4.58万亿新增贷款,这些都给商品领域注入了极大的流动性。
反面:美国的原油库存在本周意外飙升,在国内,金属企业的下游需求正在减弱,一些电线电缆厂家只有10天左右的订单。实体经济的需求,似乎远远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这场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的“战斗”中,目前金融属性占据上风。作为与宏观经济紧密关联的大宗商品市场,是将延续这一雄起的走势,还是已经触及阶段性顶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商品泡沫破灭的隐忧巨大。目前的上涨,是由金融领域的局部货币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资产价格膨胀,而实体经济所吸引的资金不足,导致实际需求还没有起来。一旦经济未如预期中的恢复,则商品将面临巨大的回调风险。
泡沫下的疲弱需求
“铜板的下游非常差,终端消费始终不旺,”一家大型铜板加工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的下游包括了服装(铜制拉链)、小五金(锁片、灯口铜片)等再加工产业,这些很多都是出口产品,但出口订单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我们在江西地区的调查发现,有些电线电缆厂,好的时候是一个月的订单,现在基本都只有10天左右的订单,”新湖期货高级研究员冯洁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是加工淡季,但进入淡季之前,电线电缆的下游消费就已经开始减少。据了解,电线电缆是铜的最大需求领域,铜的另一“需求大户”——家用电器的需求也很不理想。“4万亿的刺激计划出来后,对铜的需求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业内人士表示,铜的整体库存虽然下降很多,但其中夹杂了诸多因素,看不出真实的供求。其他金属,国内锌、铝库存都是增加的。配合其他金属的状况看,实体消费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
而油品的消费也具有很强代表性。“国内来看,油品的消费和产量均比去年下降;国外来看,原油的库存又再度增加,”神策投资分析师陆承红说,大宗商品基本面的问题在于,需求一直得不到放大。这在原油上表现很清楚。原油库存在2-3个星期前,出现了较大减少,市场一度以为需求增加了,但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公布,5月2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290万桶,至3.66亿桶。
“由于货币乘数的减少,最终的货币投入在实体经济中的反应是不如以前的。”冯洁说,“我们追加了那么多投资,但真正到达实体经济的有多少,这可能要打一个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