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目标、重点和措施
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应该有一幅具备清晰的阶段目标和优先行动的发展路线图。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以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CO2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的战略;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三是选择重点行业特别是清洁煤发电和煤炭多联产等,提高这些行业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在煤炭洁净利用等相关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近中期,通过选取合适的指标(如能源消耗强度或碳排放强度),承诺符合国情和实际能力的适当的自愿减缓行动,为防止气候变暖做出新的贡献,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要求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大幅度减排温室气体,并建立“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战略目标是: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单位GDP的CO2排放降低50%左右。如果中国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包括CCS)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有效的国际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下,则中国的碳排放可争取在2030~2040年达到顶点,之后进入稳定和下降期。
战略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尤其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分的权威和协调能力。(2)建立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有序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主要是优先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和规划,有序开展重点区域、城市和行业的试点工作,同时制定配套的经济鼓励政策。三是加强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低碳技术体系。特别是通过制定行业的能效与碳强度的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适应能力,达成低碳消费的共识。(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