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藏语叫“拉姆朵嘎尔”仙女戏,也叫“阿吉拉姆”,即仙女大姐。它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舞韵、优美的唱腔、古朴的服饰、多彩的面具、神秘的剧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古老剧种。藏戏属歌舞剧范畴,是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的综合型艺术,在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藏族地区广为流传。它是藏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与我国国粹京剧具有相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由珠钦.汤董杰布在原有白面具藏戏的基础上吸收西藏民间歌舞、民歌、说唱艺术、发展到创新的一种戏剧艺术形式。
一、藏戏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藏戏分为蓝面具和白面具两种,白面具藏戏臧语称“拔嘎布”面具是用白山羊皮做的,它起源于西藏山南雅河谷地带垄部落兴起时期。蓝面具藏戏臧语称“拔温布”,它是在白面具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钦.汤东杰布在他的家乡琼.日乌齐创建迥巴藏戏戏班时,将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装饰改为蓝面具,在白面具戏基础上结合当地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从此蓝面具戏逐渐形成,而后流传山南、拉萨两地,部分流传四川等的藏族地区。
“拔嘎布”产生年代比“拔温布”更早,在西藏第一座佛教寺庙桑耶寺“乌孜”大殿东门左侧回廊和中层回廊两处,绘有当时桑耶寺落成庆典场面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欢跳“拔嘎布”的场面。而且服装、道具以及面具都和现在的一样。这栩栩如生的大型壁画,充分说明当时隆重庆典盛会上就跳了“拔嘎布”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确信无疑。但也有人讲:“拔嘎布”最早产生于西藏第一位赞普聂赤赞布时期。其理由是在“拔嘎布”表演中,有这样一段动作,双手背在后面,步伐是“一步后撩头”,头部一直左右摆动,嘴里“唉咳咳咳咳,哎咳咳咳咳”。动作说明,我们选上了这么好的国王,表示非常满意,喊的是马的嘶鸣声至今仍然在“拔嘎布”中表演。聂赤赞普的“聂”即肩,他们把他抬在肩上迎请来的,因此得名为聂赤赞普——颈座王。
藏戏真正形成规范化,情节化,程式化是在公元十五世纪时,时由汤东杰布发展和创新的。汤东杰布是藏历第六绕迥铁牛年(约公元1361年)诞生,儿时就削发为曾,得名为尊珠桑布,在寺庙刻苦钻研尤其是修习显密宗佛系,成为一名脱俗的瑜珈大师。他于铁狗年(公元1430年)首建曲水铁索桥。建桥时先打出八岁儿童手杆制粗的铁缆和铁钉,一头钉在江南案山头,一头钉在江北岸山头,作为桥缆绳。由于当时人力不够等原因所致,缆绳时常掉入水中,工程不能顺利竣工,但是再向信徒们求援已难以开口。尊者打算向别的信徒募集。当时建桥的民工中有7位能歌善舞的姊妹,汤东杰布亲自编导节目,设计唱腔唱词,自己敲钹击鼓,教七姊妹唱歌跳舞,在中臧地区演出募捐,七姊妹美貌俊俏,舞姿优美,歌声清晰,唱腔优美动听,凡是前来观看的观众,看到这样精彩的艺术表演,无不叹为观止。大家共同赞叹道:“今天在我们面前出现的莫不是拉姆下凡跳舞了。”拉姆(藏语意味仙女之意,藏语中对藏戏的称呼)这一名称由此而得,流传至今。
后来又出现了温巴(猎人)的表演节目。到了藏历水龙年(公元1436年)汤东杰布到后藏江布岗修建扎西铁桥时,又在“温巴”节目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群众性的节目称“甲鲁”(甲鲁是江孜、日喀则一带对家中丈夫的称呼)。藏戏中增添“甲鲁”节目有这样一段民间传说:当藏戏在后藏地区演出时精彩的表演使观众中的甲鲁激动得坐不住,他站起来拿起手中的拐杖跟着跳起来,而后藏戏中增添了“甲鲁”角色,现在“甲鲁”手中的道具“艾玛”就是当时的拐杖。这样各地逐渐形成了不少不同流派的藏戏。如:日喀则地区昂仁县的“迥巴”藏戏队。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的“香巴”藏戏队,日喀则地区仁布县“江嘎尔”藏戏队。拉萨市堆德龙的“觉木隆”藏戏队,拉萨市尼木县的“尼木瓦”藏戏队。山南地区乃东县的“雅扎西雪巴”、“琼结槟顿巴”藏戏队。西藏其它地区还有藏戏队,但主要是这七种,以上七种藏戏队中前四个是属蓝面具队,后三种是属白面具队。
藏戏演出队除了以上正规剧团以外还有业余的临时的藏戏队,不但有群众性的而且有寺庙的扎巴“僧人”组成的藏队戏,如:拉萨贡德林寺的扎巴藏戏队,他们的演出在拉萨很有名气。也有少数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喜欢唱藏戏,相当于内地的票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