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报告展望东欧中亚地区能源前景
2010年3月18日,布鲁塞尔:尽管俄罗斯和中亚目前担当着东欧和西欧主要能源供应者的角色,但东欧中亚地区一次性能源供应、热力和电力的前景堪忧。尽管拥有潜在的资源基础,但该地区从整体上将面临能源紧张,未来20年将需要超过3万亿美元的投资,世界银行新报告《熄灯?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能源前景》如是说。
世界银行欧洲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局局长彼得·汤姆森说:“到2030年欧洲中亚地区的一次性能源需求预计将会增长50%,而电力需求预计将会增长90%。”
汤姆森解释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该地区的一些进口国就已开始出现供应困难。金融危机降低了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形成一些喘息空间,使各国得以采取措施缓解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但是,这一机会窗口只会存在五六年。需要在供求两个方面采取缓解措施,而且如果不改变行为方式,该地区从整体上将会面临一场能源危机——到2030年从净能源出口地区变为净能源进口地区。”
能源趋势反映出经济趋势
苏联解体后,欧洲中亚各国在经历了六年的经济大幅滑坡之后,经济开始蓬勃复苏,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这种经济表现也反映在该地区的能源行业——随着最初的经济下滑,能源产量和消费量也随之急剧减少。但是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复苏,产量和消费量也出现回升。不过投资滞后,尤其是在能源资产维护和升级改造方面,从而构成发生能源危机的前景。
该地区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对能源需求贻害匪浅。这也形成了一些喘息空间,但只是暂时的,能源供应很快又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一旦经济增长回升,能源消费也会随之回升。
避免危机发生就需要投资
报告认为,如欲维持或提高能源产量来满足欧洲的能源需求,就需要大量的投资。据估计, 2010年至2030年一次性能源开发的资金需求预计接近1.3万亿美元,才能确保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供应。此外,该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亟需升级改造。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电能力几乎没有增加,发电厂破旧不堪。未来20至25年的电力行业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约为1.5万亿美元,城区供热投资需求约为5000亿美元。
汤姆森说:“产能下降尚未酿成一场全面危机,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需求减少和金融危机引起的需求下滑。但是建设周期需要若干年,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行动起来。这个地区所需要的3万多亿美元的投资不能仅靠政府部门提供。而要吸引私营部门投资者,就需要改变投资环境,使其更有利于私营部门投资。”
能源效率——尚未开发的潜力
能源效率投资要以最低成本同时实现三个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能源安全,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每增加一美元的能效投资,就能避免超过两美元的生产投资。但是尚有大量的潜力没有开发,原因是能效投资存在许多障碍,包括能源价格不合理、缺乏付款纪律、缺少关于最新技术的信息、承包商和服务公司数量过少、融资紧张等等。
政府在能效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使能源收费反映成本,而且可以通过主动制定和更新住宅、设备和车辆的能效标准并强制执行等方式。报告建议,为了做出榜样,政府应在公共部门开展能效规划,向公众宣传提高能效的技术选择,在进行城市设计规划时考虑各种替代性的运输模式。
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
展望未来,这些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尽快以最低成本确保增加能源供应,同时推广环境友好型行为方式以限制温室气体增加。
报告认为,该地区碳排放与GDP的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05年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该地区的欧盟成员国已开始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提高能效,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碳融资。其他国家也将面临与日俱增的压力,要求他们迎头赶上,刻不容缓。
然而,在全球减少碳排放的努力与该地区各国未来20年的国家能源战略之间缺少联系。该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这些战略,认真地参与全球努力。但是,转向低碳经济的成本可能很高昂。通过利用碳融资,该地区各国可以减少碳足迹,吸引急需的资金重建能源基础设施和工业基地,采用更加清洁高效的技术。各国政府应确保国家政策和立法为利用碳融资提供便利,推动快速的技术现代化,促进能效革命。
时间至关重要
报告强调指出,由于投资需求巨大,而且在能源行业实施项目所需的时间周期较长,因此各国需要自我定位,以求尽快为推进这一进程取得资金支持。如果不能建立对能源行业投资有利的投资环境,就会造成资金短缺,发过来又会抑制经济活动。能源供应10%的短缺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降低一个百分点,而更大的短缺的不利影响也会更大。
汤姆森说:“世界银行随时准备协助各国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帮助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得资金,包括碳融资。但是,各国需要立即行动起来——时间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