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像我们做电视,做新闻,一部分内容是要在节目当中呈现,还有一些感受是我们留在自己内心当中的,我也想知道随着你来大陆的次数不断增加,有哪些是慢慢也是以前的印象,在这个接触当中不断在改变的?
方念华:我觉得有一个蛮大的改变是,我觉得互补很重要,我前两天好像跟央视团队在聊天,我先讲一个笑话,我们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大家就讲一些事情,因为隔两天要进航天城,后来就有一个同事就说,方大姐我跟你讲。
李小萌:叫你方大姐的就是大陆同事是吧?
方念华:对。后来中午大家在休息的时候我就说,我用这个水敬你一下,拜托你以后不要叫我大姐。
李小萌:他们都管我叫姐,我都答应。
方念华:后来他第二天要讲话一直卡住,他说我要叫你什么呢,小妹还是什么,我说你可以叫我念华,叫我方姐好了,修正一下,所有的人都帮他讲话说,我跟你讲,大姐是尊称,它跟年龄没有关系,我说你不要说跟性别也没有关系,说跟性别有关,但是这是尊称,我说没有,开玩笑的。很有意思,回到你讲的,我觉得后来我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会说,念华姐,我觉得你刚刚想那个主意好极了,那个点子蛮棒的,我说其实不是,就是说互补对我们来讲,我第一次发现很重要,因为之前我们在台湾看大陆,我刚刚讲不卑不亢,我觉得人跟人接触这个很重要,你看到神七发射升空了,或者在经济上的优势逐渐赶上了,台湾也有很多很不一样的地方,灵活、反应快,还有各种各样的,它的文明程度,它的民主进程的发展,你常常会去想两岸关系如果永远是在一个比较的阶段,他没有办法去处理两岸之间真正的冲突跟问题,我来了以后我觉得互补真的很重要。因为那个存异的部分在,所以彼此的独特性可以被完整地保存,这个独特性好像磁铁的东西两极一样,因为你有独特性,会被相互吸引,才会靠近,如果你都是正极或者都是负极,那是吸不到一起的。
李小萌:对于台湾人来讲,如果以代际划分,如果说你的父辈或者祖辈对大陆还有非常强的情感亲近纽带,亲近感的话,到了您这一代人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再下一代那种疏离的感觉也会在增加,我想知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来讲,怎么看待这样两岸关系的发展?
方念华:如果以三代来划分,其实在我的上一代还会蛮有明显的不同,比方说有人,就是外省第二代,那就是在1949年之后从中国大陆到台湾的,显然他们的父母亲可能在高中以前,或是像我父亲,他在进入社会以前的经验,就是在福建,在中国大陆还有其它省份,但是我周围有很多朋友跟同学,他们的家庭,就是已经好几代,就是地地道道的台湾人,他们的祖父母辈,就是在日据时代的台湾生活过的,所以有一些人他们的父母亲,像我先生,他的父母亲互相叫都是叫日本名字你知道吗,他的祖父母更是有时候还讲日文,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因为殖民经验对他们来讲非常深刻。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时候我常在讲,到我的下一代,我的儿子他们这代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第二代了,他们已经全部都是台湾人,而我们的自我认知跟定位在社会上也都是台湾人,只是台湾人对于两岸关系他在政治上处理的情况要怎么处理呢?如果以民意调查来看,每一次的民意调查都是维持现状者居多,不过我相信你谈的,它不是一个政治上的抉择或取向,因为那是在不可知的未来,你讲那是在情感还有观看上的一个角度,我觉得情感跟观看上的角度,朋友的感觉比较多,就是当你的生活周遭,你有这么多的人跟中国大陆,有形无形发生连带,之前我们有一个很有名的经济性的杂志,他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我记得那个调查是2005年,就是春节全面小三通的时候,那时候调查是台湾人的每一个成年人,他的生活周围的人,直接或非直接的连带,他认得的人里面,每三到四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在中国大陆有过,来过旅游通商经验或者现在正在中国大陆生活的,所以以这样的密度来看,我觉得我所接触,我所理解大部分我这个年纪的人,对于中国大陆的看待是比较平衡的一个关系。因此会需要了解比较多的资讯,透过这个资讯去理解,去印证你从小到大,你的理解,我们已经知道从小到大那个理解是有偏差的,它是有倾斜的,因为这样讲可能比较不伤感情,他是有倾斜的,但是这个倾斜你现在要去处理它的时候,有些处理你的记忆牵扯到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你必须了解你是谁,你在什么样的角度去处理你过去的记忆。
李小萌:就是那种平等的朋友的或者像前面讲的近邻的关系,大过了以前那种同宗同源的那样一个强烈的感觉,但很多大陆人大概不是这样想。
方念华:对,可是我觉得这个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或者你要因此而觉得不舒服或者很抗拒,因为你要考虑比如说大陆很多朋友,他处在这个社会里面,他跟我们一样经历过一段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社会化不断的过程里面,他是怎么样被引导去看待两岸关系,我们都需要经过几个时代的过滤之后,到下一代之间,那一些被引导去看待两岸关系的紧张都不见了,我觉得就会有一个更自然的状态出现。
李小萌:所以这个真正的理解确实还需要努力,能够做到站在对方的心理上,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一个问题,不容易。
方念华:从理解出发。谢谢。
李小萌:谢谢。
李小萌:今天谈话当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两个词,就是理解跟沟通,我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属于知易行难,真正的理解和沟通,某些时候也属于这个范畴里的,而念华不管是出于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敏感性还是职责所在,已经承担起这样一个桥梁的作用,谢谢念华,谢谢你。
方念华:谢谢你给我们这次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