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应该是一种职业”
从1983年外交部率先启动新闻发言人制度至今,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刚刚走过了26年,“还很年轻。”王旭明说,“制度的发展才迈出了第一步,有问题存在也很自然。”针对外国记者提到的中国发言人“照本宣科”的现象,他表示,“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更新选拔方式,应该走上一条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对此,史安斌表示赞同。“这是一个职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务。”据他介绍,西方的新闻发言人是公开向社会招聘,很多是记者出身,熟悉媒体传播与运作模式。而中国发言人几乎是官员出身,缺乏媒体经验。“尤其碰到外国媒体提出的尖锐问题时,就容易出现不知道答什么,怎么答的尴尬局面。”
他还强调,寄希望中国发言人制度改革的同时,现今的舆论氛围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发言人的一句话有可能令领导不满,被媒体炒作,遭网民恶搞,例如‘俯卧撑’、‘躲躲猫’事件的发生。”由于许多官员在升职过渡期间接下发言人的任务,所以通常如履薄冰,“不敢说错话”。“从这一层面上讲,我们也需要对新闻发言人宽容些。”他说。
我国发言人制度发展大事记
1983年3月1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走马上任外交部第一任发言人,举行新闻发布会。
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同年6月,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
1987年,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等部门联合发文,就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制度作出规范,规定将定期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1989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法律)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
从1995年6月起,外交部记者招待会由每周一次增加到两次,定期每周二、四举行。
2000年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正式启用。
2003年3月,“非典”危机期间,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开始设立自己的新闻发言人机制。
2007年1月起,包括发改委、劳动保障部、建设部等在内的国务院9个部门推出由新闻发言人定时定点发布新闻的机制。(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