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不清、级别不高、授权不大,是现在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媛、陈璟贝发自北京 “中南海如果设立新闻发言人,这对我们外国记者来说可是大好消息!”听到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这一提议,《联合早报》驻京记者叶鹏飞表现得很兴奋。在他和众多国外驻京记者眼中,“中南海新闻发言人”无疑意味着更高的权威,他们可以从这一窗口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但一些记者也担心这一提议的可行性。他们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一方面是要设立如此级别的发言人,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另一方面更要继续摆脱眼下发言人制度封闭、沉闷的行政惯例。
“不摆脱这一点,中国当下的发言人制度改革就像陷入瓶颈中一样,停滞不前。”一位经常参加发布会的中国记者有感而发。
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发言人
原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沉默了一下,也对此观点表示同意。他坦言,与西方150多年历史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相比,中国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他们看上去冷冰冰的,照本宣科,往往说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德国体育通讯报驻京记者马舒表示,他甚至想不起来哪位发言人给他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另一位“美国之音”驻京记者章明则只对今年“两会”上的发言人赵启正和李肇星“印象非常好”:“他们很风趣,很擅于和媒体打交道,一改过去中国官员套话多、发言冗长空洞的形象。”他表示,新闻发言人是外国记者看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但真正开放的“窗口”真有点少。
清华大学传播学者史安斌对王旭明曾经的风格非常欣赏。当后者去年离任发言人一职时,他就撰文写道,中国正缺乏像王旭明这样“灵活”、善于和媒体打交道的发言人。一位专门负责教育类新闻报道的记者也表示,现在他参加的新闻发布会“感觉沉闷,很少能遇到妙语连珠的场面了”。
与此同时,有记者透露,教育部、卫生部等与百姓利益联系密切的部门,正在减少新闻发布的内容数量和频率。记者登录教育部的网站发现,虽然每月仍有定期的新闻发布公告,但大多只围绕一两个问题进行。而卫生部的网站首页上,记者并未发现关于新闻发布会信息的链接。
健全制度是关键
“定位不清、级别不高、授权不大,是现在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最大的问题。”史安斌说,这些问题解决了,发言人制度的改革才能继续推进。
一位刘姓记者向《国际先驱导报》回忆他和一位发言人打交道的过程。“感觉他就是被动的。”刘记者说,“有新闻出来了,领导说,开一个发布会吧,然后他去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被告之有些信息不能被公开。”有区县政府的某位新闻发言人曾形容自己的工作“是政府和媒体之间的一个保护层”,最好“两头都不得罪”。
史安斌介绍道,在新闻发言人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白宫发言人没有任何级别,但可以列席最高级别的会议,直接了解重大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思想动态。而我国发言人一般由层级不高的官员兼任,对核心信息掌握程度本来就有限,就更难以回答记者的问题了。
王旭明对2007年国新办推动的一次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记忆犹新。“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国家九部委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的新闻发布制度。以前发言人像是主持人,从那时起就可以自己来组织发布会。”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外国记者抱怨:“北京奥运会后,似乎发言人又没有那么活跃了。”
此外,虽然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从国家部委至区县的各级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在王旭明看来,“这还不够,比如,国务院自己还没有新闻发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