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植被生长状况
2008年牧草生长季节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正常偏高,降水量正常偏多,但空间分布不均,局部干旱,全国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与上年接近。
气候状况 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在5-9月气温正常偏高,热量充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部和阿拉善盟西部、黑龙江北部、甘肃中西部、宁夏南部、新疆大部气温偏高1℃以上,新疆部分地区气温偏高2-3℃。青藏高原8-9月部分时段气温偏低,造成局部地区牧草提前进入黄枯阶段。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但空间分布不均。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和东部、新疆东南部和青藏高原大部降水量偏多1-5成,局部偏多5成以上;内蒙古、黑龙江中部、甘肃西部偏西地区、宁夏中部和新疆大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9成,尤其新疆北部出现了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草地土壤墒情急剧下降,遭遇历史罕见旱灾。
返青状况 2008年入春以来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墒情良好,热量充足,利于牧草返青生长,大部地区返青期早于常年。新疆中南部、青海、甘肃和宁夏春季降水偏少,但这些区域冬季降水普遍偏多,土壤底墒好,牧草返青受春季干旱的影响较轻。东北大部、内蒙古中部、华北大部、西北东部、新疆北部、西南东部等地区的草原已在5月20日前返青。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区域由于入春时间比低海拔地区晚,牧草在6月上旬开始返青。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部地区受干旱影响,6月中旬牧草才开始返青。
植被长势 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与上年接近。
6月份,长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甘肃中东部、青藏高原中南部等地区;长势不如上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甘肃西部、新疆北部等地区。
7月份,长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四川西部、西藏大部等地区;长势不如上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北部、河南中部及北部等地区。
8月份,长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山西东部和西藏东部等地区;长势不如上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宁夏西部、新疆北部、贵州西部、安徽南部、江西中部等地区。
9月份,长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西藏大部等地区;长势不如上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 新疆北部、宁夏中部、重庆大部等地区。
草原生产力
2008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94715.5万吨,折合干草约29626.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载畜能力约23178万个羊单位。
产草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别是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青海、云南、甘肃、黑龙江、广西、湖北,其天然草原干草产量约20725.3万吨,约占全国天然草原干草产量的70%。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等六大牧区天然草原干草产量为16438.4万吨,约占全国天然草原干草产量的55.5%。
从区域看,西部十二省区市的干草产量达20904.3万吨,占全国天然草原干草产量的70.6%;东北三省的干草产量达2107.3万吨,占全国天然草原干草产量的7.1%;中部六省的干草产量达3907.3万吨,占全国天然草原产草量的13.2%;东部十省市的干草产量达2707.9万吨,占全国天然草原干草产量的9.1%。
与上年相比,产草量明显提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新疆南部、西藏东部等地区;产草量明显下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宁夏大部、甘肃西部等地区。六大牧区中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雨水条件较好,全区增产18.7%,西藏自治区增产8.5%;新疆北部草原遭受历史性罕见旱灾,全区干草产量下降22.7%;四川、甘肃和青海3省基本持平。其他省区中,河北、吉林、辽宁略有增产;河南、湖北、贵州略有减产;广西、重庆、云南、宁夏等4省份减产明显,减产幅度在10~20%。
从草原类型看,干草产量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高寒草甸类、低地草甸类、热性灌草丛类、温性草原类和热性草丛类,其产量之和占全国草原干草产量的46.3%;草原面积位于前5位的高寒草甸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草原类和低地草甸类,其产量之和占全国草原干草产量的35.7%。
与上年相比,有8类草原的产草量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暖性草丛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荒漠类、高寒荒漠草原类和高寒草甸草原类的增产幅度分别超过10%,增产面积超过50%;其他10类草原的产草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草原类、温性荒漠类、热性草丛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和热性灌草丛类的减产幅度在10%以上,减产面积超过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