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八月五日电 题:感受港人的“速度崇拜”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香港是多元化社会。但若谈到港人的集体信仰,对“速度”的崇拜大概可居一席。假若香港成立一个“速度教”,那么相信“信徒”定会遍及港九。
感受“香港速度”,从港人最日常的走路便可见一斑。目测港人的步行速度,就知道“速度之城”绝非浪得虚名。
香港人走路,常常目标明确,步履匆匆,鲜见悠悠然的闲庭信步。环顾香港街头,甚少有反剪着双手走路、或是双手插在裤袋里慢哉悠哉的行路人,多见的都是身体前倾随时准备冲锋的“急行军”。
每当城市交通绿灯亮起时,总会伴之响起令人心跳加速的嘟嘟催促声;而在斑马线两侧的大小路口,总会有一群人等待第一时间冲刺。香港逼仄的街头,似乎只容得下急行军式的行人。
曾有资料说,港人过马路的步伐之快,全球数一数二。更有人说,港人日常的步行速度堪比欧洲人的竞走速度。“速度至上”已成为不少港人的日常生活因子。
港人对速度的崇拜,可谓深入每一个生活细节。近日台风来袭,香港挂出八号风球,不少“追风少年”便倾巢而出,勇当“风之子”,感受每小时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风速。港人对速度的崇拜,亦令赛马运动变为城市的闪亮名片,喜欢速度冲刺的马迷们,将每一个赛马日变成了他们的狂欢派对嘉年华。
“速度第一”可谓是香港人的本能。这座城市,几乎包罗了全中国种类最齐全的中西快餐店,快餐店的广告全年无休充斥着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一项数字显示,习惯于快餐果腹的香港人,每月平均近七次光顾快餐店。
在香港快餐店里点餐,“冻柠檬茶”被简化成了“柠茶”,“玫瑰豉油鸡”被简化成了“油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两条“金科玉律”,在港人身上,可以找到最好的诠释。
生活在“加急时代”的港人,习惯用最小的时间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为了因应需要,这座城市穿行着各类车速惊人的交通工具,双层巴士风驰电掣,出租车司机切线功夫一流。而在那些飞驰的小型巴士车上,大多会装着一个醒目的车速表,让乘客们提醒那些习惯飞车的司机。而因为近期接连发生车祸,香港运输署不得不计划在年底前逐步在小巴上安装车速限制器。
对速度的崇拜让“快文化”牢牢占据了港人的潜意识和价值体系。在这座“速度教”统治的城市,三步一个便利店,五步一个小吃店,十步一个时装店,更有十分钟搞定烦恼丝的急速理发店,以及发行量巨大的快餐型报纸,无微不至成全着港人的闪电作风。
“速度至上”的香港,成就了亚洲城市竞赛方阵中的“舒马赫”,却亦当选为最让白领们心力交瘁六大城市的No.1。全球近年来风靡的“慢生活”在香港似乎找不到市场。在这座“快城”的概念中,速度意味着势所必至,速度意味着理所当然,速度意味着“生命不能承受之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