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530亿新基金增援股市 A股高管减持套现潮 资金暗流涌动银行板块 -房地产开发商自报成本:我们只赚到12% 李嘉诚加速开发内地房市 -广州公积金中心回应"年薪27万"质疑 称2000万管理费与工资无关 -新能源车示范城市审批过半 打破地方保护 政府采购新标准正制定 -部分央企对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个别央企生化排污超标5倍 -铁路七月起再调运行图 提高效率 东航豪掷百亿购20架空客A320 -中俄签署经贸等多项合作文件 俄称无法对华输送天然气 联合声明 -交易所修订股票发行办法 IPO重启倒计时 A股现高管减持套现潮 -上海居住证转户籍3年内不限总量 纳税百万降门槛 厘清三大悬疑 -中国个税情况公布 工薪阶层缴税占总额1/2
首页>>发展观察
“中国最高智库”浮出水面 不用国家一分钱保持独立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郑新立

制图:梁昌杰

首届全球智库峰会7月初将在北京启幕,主办方是成立不到3个月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带着外界对这个“新智库”的好奇,本报(人民日报)记者独家走访了国经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六问“中国最高智库”

【一问】成员都是“重量级”人物,为何要创建这样一个机构?

郑新立:智库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趋势看,智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决策的渗透也越来越深。近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圈可点,但智库发展受到忽视,是个短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更提醒了我们智库建设的重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标就是办成民间智库,融汇高层、权威资源,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研究,为公共政策提供智力支撑,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咨询服务。

【二问】与一些资深机构相比,国经中心有什么特点?

郑新立:较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等机构,国经中心成立时间短、力量少。但我们的优势是拥有一大批层次高、有威望、人脉广、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一个成功的智库,经验、人脉是第一位的。

国经中心理事长是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理事会成员有现任部长,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和张国宝等;有国开行董事长陈元、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等;有来自地方、部委、核心研究部门的资深人士,如中央政研室原主任滕文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国研室原主任魏礼群、中央外事办原主任刘华秋、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等,秘书长是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别看有个“原”字,他们都曾长期在重要位置工作,谙熟宏观政策,知道用户需求,在重大经济问题研究上能继续作出贡献;还有像北大教授厉以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等专家,能领衔组织一些重点课题。

社科院、国研中心等机构,有的长于经济理论研究,有的长于国内经济研究,而国经中心更注重国际经济,并结合国内经济走向展开对策性研究,把握火候报送中央高层,用曾培炎理事长的话讲,是发挥“临门一脚”的作用。在运作上是开放式,既坚持研究的原创性,又不断吸收其他中外研究机构有实用价值的成果。比如中心成立以来已有20个课题在网上公开招标。将于6月下旬启动的“经济每月谈”,请年轻人主讲,向全社会开放。

来源: 人民日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青年形象引世界议论 美国智库研究"愤青"现象
中国智库数量超美国 水准低下因结构存致命缺陷
中国智库已建庞大网络丰富层次 资金经营是关键
温家宝批示成立超级智库 曾培炎再“出山”
中国10年间6部国防白皮书:透明度让美国智库吃惊
中国各类型智库数量超美国 规模庞大却鱼龙混杂
中国社科院获评亚洲智库之首 世界排名第25位
解密中国奥运"智库":3年前预测体操是排名关键
图片新闻:
中科院:全球变暖将在中国北方引发大规模沙漠化
钢铁业跨区域重组大幕即将拉开 宝钢模式或成范本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