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股票市场诞生起,这个起起落落的世界总令人不时享受到成功的快感,却又免不了一个不小心就面对失败的痛苦。人们总是在追寻一个答案——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实现收益的稳步增长?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一起成长的草根大户吴耀华先生认为,要准确把握市场,关键还是靠主动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涉足了股市等投资领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记得第一次投资股票,2个月后抛出,赚了400多元。当我用颤抖的双手从营业部员工手中接过钱时,明白了一个道理,用钱可以‘生’钱。”吴先生这样回忆他最初的投资经历。
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票市场并不成熟,大幅波动的市场,令很多投资者一夜暴富,却也让不少人倾家荡产。“我的很多朋友在1994年前后曾有500万元,经过五六年大起大落,最后竟倒欠证券公司二三十万元。这个过程中,我也经历了几次起起落落,资产最高的时候上百万元,最后基本亏完了。懵懵懂懂中,感觉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做梦一样。”
痛定思痛,吴先生深深地感到,投资股市不能靠听消息,跟大户,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路,必须自己认真读书,扎实掌握金融证券的基本理论。“ 这时正好有朋友弄到一本我国台湾出版的《股市操作指南》,我借来后花150元将全书复印了下来。白天工作,深夜等家人睡着了,就在台灯下一字一句读下来,书中的投资理论,为我打开了一片新的投资世界。 此后的10多年,我一边读书,一边投资,先后读了格雷厄姆、巴菲特、鲍格尔、索罗斯等人写的50多本关于投资的书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有些书反复看,每看一遍都有新的发现。”
除了书籍,他还大量阅读各类报纸的财经版,每当报上有好的文章,如《上海证券报》、《新民晚报》刊登的应健中、陈宪、文兴等所写的股评,他都会悉数收集、整理、归档,至今已收集了5大本。
“我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终于在2007年抓住大行情。如果说我比周围的朋友在投资上更为成功,那么正是我所读的书报帮助了我。”吴先生由衷地表示,“其实投资者真的非常需要帮助,证券市场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市场,如果不了解如何分析股票,不了解每一个操作背后的风险,那么很可能遭遇不能承受的失败。”
近些年来,他一直积极参加证券公司营业部和一些媒体组织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在肯定投资者教育多年来确实有了显著的进步之外,他也认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效果仍然受到局限:“首先是投资者太过浮躁,往往希望当场告诉他们明天那只股票会涨,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方法;第二是券商提供的服务比较简单,缺乏系统性,也缺乏针对性;第三是媒体有时会误导投资者。”尽管对现状尚不满意,吴先生对未来的投教工作仍然充满期待。(记者 钱潇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