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国(文昌)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高峰论坛”会场外,阳光灿烂,人声鼎沸。几十架照相机严阵以待,正准备为聚集此地的国内众多顶尖级航天专家留下宝贵的镜头。
40多岁的小商店店主符老板远远地看着,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建航天城大家赚钱的机会都多,到时候生意肯定好,我打算把商店扩大成一个小超市。”现在的文昌,乃至整个海南,无数人和符老板一样,都开始做起了依靠航天产业的发财梦。
他们的梦想也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因为,航天经济拥有的产业链堪称各个经济类别中最长,简直无所不包。从能源、钢铁、新材料、电子、机械、通信等行业,到航天服装、航天食品涉及的纺织、服装加工、农产品、食品加工等行业,几乎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航天城奇迹
拥有航天发射场,地方的经济就几乎笃定拥有了功力强大的“火箭推进器”。
在祖籍文昌的美籍华人、美国海南商会执行长林红锋眼中,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在此次论坛上,他简略介绍了美国著名航天城休斯顿的“航天发家史”。建于1961年的休斯顿航天城,其举世闻名的美国宇航中心的创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加上该市又建成了美国的石油化工中心,在两大经济“发动机”的带动下,休斯顿成为美国南部的重要经济中心。
而休斯顿的故事在国内也不乏翻版。海南省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介绍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至今已有数十万海内外游客到该地区参观考察,带动该地区旅游、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从2003至2005年,连续3年实现财政收入同比翻番。
经济发动机
虽然文昌的航天发射场还没有开建,但其对经济的刺激效应已初步显现。
随着航天城建设的逐步展开,文昌的人流骤增,而现有的酒店设施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文昌招商局负责人邢诒仪觉得,现在高档酒店的招商已成为他手中最紧迫的事情之一。
海口市社科联主席詹长智教授介绍,由他领衔的海南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院课题组所作的相关研究报告已经出台。这份名为《海南和文昌适应航天发射基地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的报告,建议海南和文昌打造完整的航天发射基地产业链。
据海南环球航天科技公司董事长、航天研究员何质彬介绍,太空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例约为1:2,而相关产业的带动辐射则可达1:8至1:14,这是回报极为丰厚的投资。据报载,当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创造了80万个就业机会。
何质彬强调,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正处在全面起飞阶段的海南省以及文昌市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发挥海南的资源优势和体制优势,寻找航天科技产业与海南地方优势和特色资源最佳的结合点,打造强大的航天基地产业链,是海南面临的重大课题。(记者单憬岗 吴棉 洪宝光 特约记者许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