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部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政策
(一)投入方向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在中央重点支持的项目中,西部地区是建设重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先安排建设西部地区的项目,血站建设、农村巡回医疗车配置以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范围是中西部地区。正在组织实施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重点支持范围仍然是中西部地区。
(二)建设资金安排向西部倾斜。
中央安排建设项目的投资中,西部地区平均80%以上为中央资金,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央专项安排169亿,中央补助资金比例按东部30%、中部70%、西部80%确定(西藏补助100%)。《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项目》中央安排1.78亿元,中央补助比例为东部50%、中部80%、西部90%。《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县级医院建设按照中央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补助比例20%、55%、70%(西藏补助100%)进行测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按照中央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补助比例为30%、65%、75%测算(西藏补助100%)。
(三)补助额度向西部地区倾斜。
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在测算卫生建设投资时,给予西部地区调增15%补助额度,少数民族自治区再调增10%补助额度(西藏调增15%),西藏、新疆等高寒、边远省区再调增10%补助额度(西藏调增15%)测算。
(四)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向西部倾斜。
许多西部省份人口少、经济底子薄,从大型医用合理配置角度看是不经济的。但为了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同时更好地满足西部地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我部在制定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和核准各省上报的乙类规划时,给予西部地区特殊倾斜。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西部地区城市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医院相衔接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形成了以县及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改善了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西部地区重点地方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2003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制定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重点地方病的防治目标,强化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
2004—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安排补助资金16.03亿元,用于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防治工作,其中西部12个省份安排12.15亿元,占地方病防治补助经费总额的75.8%。在中央转移支付项目中,重点加强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工作,共计安排11.63亿元用于贫困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改炉改灶,其中西部省份9.48亿元。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支持,2001年—200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资助3050万元,用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部省份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2008—2009年,中央本级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支持615万元,用于西部省份开展碘缺乏病高危地区重点调查、改善交通工具和办公条件等。
2007年对《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全国已有27个省份实现和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00年基本实现消除阶段目标的7个省份(5个为西部省份),除云南省外,其余6个省份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00年未实现消除阶段目标的7个省份(6个为西部省份),有3个西部省份如期实现了基本消除的阶段目标。西部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9年的11.8%下降至2005年的8.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9年的73.0%上升到2009年的96.4%,除西藏自治区的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以外,其他各省份均在90%以上。
2004年以来,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基本查清了全国高氟、高砷水源分布及饮茶型氟中毒的分布范围;在陕西省和贵州省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已全部完成改炉改灶工作。截止2008年,全国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改炉改灶率为72%,西部地区已达到69%;2008年,卫生部与贵州省政府签署了省、部地方性氟中毒合作项目,进一步推进了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2009年国家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列入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安排改炉改灶87万户,届时全国改炉改灶率将达到83%,西部地区将达到81%;贵州省和陕西省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已全部实现了改良炉灶;2007年《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评估显示,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改水率为58%,其中西部地区改水率已达到51%,受益人口由1999年的823万人上升至2008年的1182万人。
西部地区根据大骨节病病情,结合退耕还林(牧)、扶贫开发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在病区实施了换粮、补硒、改水和异地搬迁等综合防制措施,西部地区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由1999年的13.2%下降至2008年的4.5%,大骨节病病情总体上已达到了控制标准。2007年以后,国家投入40多亿,用于阿坝州实施扶贫开发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这将有效控制当地大骨节病病情,加快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999—2008年,在西部地区开展的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结果表明,克山病总检出率在2.8%—5.7%之间。其中,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波动范围为2.2%—4.7%;慢型克山病检出率波动范围为0.6%—1.0%,克山病病情基本稳定。
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农村改水改厕和卫生镇建设
2000—2008年,西部省份农村改厕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08年底,西部省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3.98%,较2000年底的31.44%提高12.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4个百分点。截止2008年底,西部省份累计创建国家卫生镇(县城)46个,占全国总数的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