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已经显现
央行在一个月后再次提高存准率,使得市场开始忧虑中国可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巨量的信贷数字使央行的调节防范通胀在情理之中,只是时机出乎意料。
央行11日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0年要“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水平”。市场认为这等于在暗示退出。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悉尼出席澳洲央行组织的央行讨论会时表示,目前中国的利率处于稳定水平,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但仍处于低位。他还证实了央行对一些银行实行惩罚性的存款准备金要求。
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存款活期化的态势,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增幅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M1余额为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则高达38.96%。这显示出国内企业投资的活跃程度正在加强,但是同时也昭示一些资产价格上涨的风险。
目前反通胀的措施仍然局限在货币政策范围内是因为通胀并不明显,但是CPI的走势依然扑朔迷离,输入性通胀随时可能发生,未来加息可能性不是没有,现在正是关键时刻。
调整经济结构是主题
透过提高存准率,信贷踩刹车的表面,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经济今年以及以后的主题将是结构调整。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依然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去年我国经济增长逐季回升,GDP同比增长8.7%。按照中科院日前发布的《2010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今年全年GDP增长应在10%左右。的确,如果不考虑结构调整因素,仅仅通过鼓励和加大对某些行业的投资,在短期内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并非难事。然而,我国经济要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增长,避免结构失衡带来的经济金融风险。要在新形势下掌握好调控与扶持的节奏和力度,完善制度,维护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整就显得十分合理了。作者:陈韶旭/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