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
尽管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损严重,但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金融实力差距仍较大,因此全球金融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改变。2009年,发达国家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仍将延续,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2009年,金融危机仍将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由于危机进一步演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度波动的情形将延续。
2009年年初,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延续上年末的走势继续上升,但受主要经济体经济前景仍不明朗以及其他多重因数影响,美
54
元全年走势不确定性较大。危机继续扩散形势下美元避险需求上升以及美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等成为支撑美元走强的因素。但美国财政赤字的大幅度上升、美元的超低利率等因素又将削弱美元资产的吸引力。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原油的需求减弱,2009年前期原油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受到抑制。但随着欧佩克减产效应逐步体现,以及部分经济体逐步走出经济低迷,供应下滑及需求回暖将共同支撑国际油价重回涨势。预计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在上半年将保持低位振荡,下半年有相当幅度的回升。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黄金价格的走势与美元汇率、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受金融危机进一步的发展走向具有较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2009年国际黄金价格走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总体上国际黄金价格将在高位波动,有时可能突破前期高点。
2008年底期铜、期铝价格都降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2009年行情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演变和影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危机。全球金融一体化高度发展,金融市场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此情况下,大型金融机构遭受巨额资产损失直至倒闭造成的市场心理恐慌,加速了危机的传播和蔓延。
55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
一是美元发行不受约束,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必须保持以固定比率与黄金进行自由兑换,这事实上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施加了严格的约束。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则对美国的货币发行缺乏制度性约束,而且各国对美国国债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使得美国大规模财政赤字失去国际环境的制约。近年来,由于“双赤字”越来越严重,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几乎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由此直接造成了美元的不断贬值和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全球流动性过剩催生的全球范围内的资产泡沫,为本次危机引发的资产价格调整埋下了伏笔。
二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模式不合理。近年来,美国储蓄率持续下降,长期的低储蓄高消费经济模式造成的“双赤字”,增加了美国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特别是经常账户大幅逆差的可持续性越来越令人担忧。美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双赤字”融资。一旦金融危机导致的信心丧失引发信贷紧缩,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骤然下降,并造成一些领域资金链的断裂,由此引发危机的大面积扩散,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均会受到损害。美国“债务型”经济运行模式,是引发危机的经济根源。
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失当。2000——2001年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后,经过12次降息,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2001年1月末的6%降至2003年6月的1%,并使得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该较低水平上持续了1年时间。2004月6月美联储开始升息,在短短两年
56
多时间内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从1%上升至2006年6月的5.25%。2001年以来的持续降息,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得美国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很快产生了另一个泡沫——房地产泡沫,而2004年之后美联储不得不调高利率,导致流动性快速收紧,房地产泡沫难以为继。财政政策方面,2001年之后,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使得美国过度依赖消费拉动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另一方面,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迟迟达不到预期目标,使得美国政府军费及其他国家安全开支急剧扩大,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美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说是房地产泡沫形成和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危机救助政策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也是导致危机恶化的原因。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对贝尔斯登收购案给予担保支持,金融市场一度恢复了平静。9月中旬雷曼兄弟在缺乏足够救援的情况下倒闭,打击了市场信心,金融机构破产、金融市场动荡的连锁反应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球经济金融局势急剧恶化。
四是金融产品创新过度,金融监管显得滞后与不足。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上升,金融机构杠杆率不断提高,增大了市场的潜在风险。在金融创新名义下,一些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也大量涌现,如向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发放规模庞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基于次贷的金融衍生产品脱离实体经济需要过度发展。金融业薪酬体制造成的激励与处罚不对称,也助长了金融机构的过度创新和其他高风险经营行为,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性。而主要经济体监管部门对设计复杂、链条过长的高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