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由于各地的发展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不同,形成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收入的差距。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在“中国改革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深入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取向。
地区增长的格局变化与地区差距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李善同研究发现,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逐步减缓,2004年现价人均GDP和现价人均消费的基尼系数均比上年有所减小。
据李善同介绍,2004年与9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相比,我国有6个地区的增长速度放慢了,这6个地区除湖北省外,其余全部属于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这6个地区以外的其他25个地区2004年的增长率均比90年代有所提高,其中天津、山西、江西、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等8个地区增长率提高较多。在这8个地区中,除天津和辽宁外,其他6个地区均属于人均GDP较低的地区。由此可见,2004年发达地区增长率有所放缓,而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提升,直接导致了2004年中国地区差距的缩小。
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地区差距的变化,比如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等等,那么与90年代相比,2000年以后哪些因素发生了改变,导致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有了变化?在今后几年中,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如何?
“近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增长率与90年代相比有所放慢,而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提升,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也相应趋缓。”对于其中的原因,李善同认为,从影响地区差距发展变化的因素看,既有政策性的原因,也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从政策因素看,近年来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地区多为资源性产业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一轮的增长周期对能源和资源需求较旺,导致能源和资源性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一部分产业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有助于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由于地区差距的发展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影响地区差距变化的还存在一些周期性因素。李善同提示说,这还很难说我国地区差距已经进入了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但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可以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