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也恰逢中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中国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实现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1997年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中国财政政策的调整,拉开了中国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序幕。"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日前举行的"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后的中国"研讨会上说。
从1993年到1997年间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转向1998年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贾康说,调整原因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当时国内通货紧缩压力上升,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经历近20年市场化改革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买方市场的到来,需要进一步调整宏观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面对通货紧缩压力,中国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到2002年期间也转向扩张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不久前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说,1998年到2002年期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增加货币供应量。由于五年中有三年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负数,为此央行就多投放货币,1999年存款准备金率下降2个百分点,在这期间还多次降低利率,这些都是放松银根的措施。
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好处,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安全发展。但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2003年以来的四年,中国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
贾康
贾康说,在这一背景下,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能应对中国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因此,中国政府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易纲说,从2003年到今年,这五年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
中国高投资回报率吸引大量国外资金流入,由此导致流动性过剩,内外经济失衡问题成为当前最大挑战。上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要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
这次会议明确我国当前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这是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首次提出"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
专家认为,流动性过剩有着复杂的成因,解决这一问题要从长期的眼光来看待。从此次国务院会议精神看,今后将不仅仅依靠准备金率、利率、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等各种货币政策手段,而是更加注重金融、财税等综合手段的相互配合。
作为加强金融、财税等综合手段相互配合的代表性措施,上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殷建峰表示,作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项主要措施,通过财政发行债券,可以分离央行对冲职能,有利于央行当前更好地执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调控政策。
很多专家指出,特别国债的发行,意味着今后在宏观调控方面,我国将会更多地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组合拳",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记者 韩洁 罗沙 姚均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