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民调显示中国富人形象不佳 学者收入差距并非像媒体炒作般严重 -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有望今年获政策放行 市场将呈爆发式增长 -中国国民旅游消费居1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首 内需开始"加速跑" -广东县域人均GDP超万元 天津6项优惠助中国最大保税港区建设 -7月全国CPI同比涨5.6% 城市涨5.3% 通胀形势已进入警戒区域 -广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跳级不得留级 08年考研英语难度增加 -国资委圈定中石化等30余家企业作主导央企 央企要加快整体上市 -银监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仍可办理 美次级债危机警示中国炒房者 -广东湛江遭两百年一遇暴雨袭击 -房产企业投入产出比近150倍 平均年薪53795元 物业管理为1:6
历史学家张磊谈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家张磊

在两个世纪交会之际,小康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关键词之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的战略性目标与计量性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堪称为里程碑。“所以如此,是由于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词语或概念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获致了科学的真实性与崭新的生命力。”历史学家张磊如是说。

采访:本报记者蔺志强

记者: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实现全面小康成为了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崭新目标。“小康”一词是古已有之的,我们很想知道它最初出自何处,所指为何呢?

古人以小康冀望安定生活

张磊:自古以来,人们在用批判的目光审视现存的不合理社会制度时,也在构思着美好的生活模式,“大同”“天国”,就是才智之士的崇高理想。古人所说的小康,实际上不过是辉煌构想的初始阶段。这个词语或概念,大约首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硕鼠》篇中的人们把有权势的剥削者喻为吞吃河麦的鼠类,企盼着能够生活在没有压榨的“乐土”、“乐园”、“乐郊”。另一部儒家典籍《礼记》对于理想社会有所论述,《礼运》篇勾勒了“大同”的轮廓。诗无达诂,著述也是语焉不详,致使小康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明确的界定。大致说来,古代所说的小康反映了中世纪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体现了备受贫困、纷乱之苦的农民以及社会下层成员的愿望,即得以过上一种较为平稳的、差可温饱的生活。

近代革命者曾设想小康图景

记者:看来古人论及的小康只是反映了对安定平稳生活的向往。那么我们的先人对于小康的具体目标有没有作过明确的设计呢?

张磊:遍观史籍,只有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在其纲领性文件中展示出一幅颇为具体的小康图景。《天朝田亩制度》以农业社会主义准则构建了小农式的天国———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彼此均为兄弟姐妹,“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得存尔吞我并之念。”并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施平分土地的原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也。”其中有的条款非常细致:“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连每家养鸡养猪的数量都规定了,纯粹是小农的眼界,小农的理想。《天朝田亩制度》比较系统地体现小农理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农民战争史都是无与伦比的。

旧式的小康注定只能是幻想

稍后,维新派的思想家与领袖康有为则对儒家的“大同”作了阐述和补充,他没有论及小康,但确认大同的实现需经“三世”历程,即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相当于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大同之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重申了《礼运》篇关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准则,描绘了美好的未来盛世:“人人皆公”,“人人皆平”,“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并消除“国界”、“家界”、“产界”、“级界”、“形界”,甚至设计了洁净美观的厕所。

记者:看起来这些设计不可谓不细致周到。不过无论太平天国的“小康”还是康有为的“大同”,最终都被湮没于历史的洪流当中了,是他们的构想不够成熟,还是缺乏实现的条件和途径呢?

张磊:二者都有。可以说,在人民群众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前,小康只能是微茫的理想,更遑论大同之世。在漫长的中世纪,统治阶级总是用强权榨取民众。当前充斥银幕和舞台的有关封建帝王的戏说,与历史的真实风牛马不相及。民众希冀小康的出现,难免流于幻想。无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抑或康、雍、乾盛世,百姓从来都是贫困无权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农民的小康小道虽然具有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因素,却同近代化的社会趋向背道而驰。以救世主自居的康有为的构想,实际上如同马克思在评论法国18世纪革命时期的人物时所指出的,为了“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而遮掩自己从事斗争的狭隘内容。它们都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望留在文献中。正是在这种普遍意义上,毛泽东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路。”事实如此,农民战争、维新运动乃至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虽然有着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但都不能推翻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小康。

来源: 广州日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全面小康啥模样 看看江苏硬指标
南京离全面小康差四步 力争人均住房达30平米
云南进入总体小康 与全面小康尚有一段差距
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起点、目标与战略选择
人民日报评论:警惕全面小康的成果被“颠覆”
中国西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程度首现正值
总体指标趋优 东西部差距挑战全面小康时间表
中国确定农业援藏重点 2020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全面小康面临六难点 应首先从农民增收着力
图片新闻:
200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揭晓 京沪港榜上有名(附名单)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进入发射实施阶段 “嫦娥一号”下半年发射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理财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