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走出一波强势反弹行情的地产股,刚刚进入8月份就遭遇“当头棒喝”。先是8月3日有消息称各地方对于闲置地块的回收力度将大力加强;紧接着8月4日晚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亿平米空置商品房待售的数据,而8月5日当天,更传出中国银监会建议各商业银行停止京、沪、深、杭四地第三套个人房贷,并建议上述四地外的第三套房贷需首付六成并上浮利率50%,审批权收至总行的消息;此外有媒体还称银监会要求各大银行进行假定房价下跌六成的压力测试,从而引发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的忧虑。
而在诸多消息的影响下,截至8月5日收盘时,A股市场房地产板块全天下跌1.99%,位列板块跌幅第一,招保万金四大龙头跌幅也均居前列,其中招商地产盘中更是跌逾6%,收盘报18.88元/股,跌幅5.6%,保利、万科、金地也分别下挫4.51%、3.03%、2.82%。
1457宗闲置土地8成可能被收回
统计局公布1.9亿平米空置商品房待售数据
近日,相关人士将一份《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披露出来。据了解,在国土资源部经大规模调研后,总结出一份涉及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的“黑名单”。日前,这份统计表已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根据这份名单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其中相当一部分的闲置土地可能被收回。有业内人士就认为,国土资源部和银监会联手曝光千宗闲置土地,将发挥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起到“预期调控”的效果。
而排查后的“新名单”则可以为商业银行实际信贷操作提供依据,加强信贷管控力度。此前,银监会针对闲置土地行为的开发商,提出了严厉的信贷管控要求。主要包括,对存在土地闲置超一年以上的,商业银行一律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对土地闲置超两年和有炒地行为的,商业银行对已有发放的贷款应当调减并采取保全,并在全行上下在客户名单中作出反映;提高押品标准,一律要求以在建工程为抵押,不轻易用土地作为抵押发放开发贷款。但是由于之前监管层并未明确列出有土地闲置超过一年的企业名单,所以各家银行实际执行的标准不尽相同,也使得信贷管控的效果有所折扣。
此外,有一个情况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即因当地政府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比例高过了开发商。以北京为例,这次清查的闲置土地共160宗,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其中125宗地块是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35宗是企业原因造成的。这也要求除了房企抓紧闲置地方的开发外,政府也有责任推动开发条件的改善,双管齐下侧能提升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否则只靠开发商自身解决,还是会出现大量闲置土地。
而在8月4日,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今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面积的情况,结果显示有19182万平方米尚未销售,同比增长6.4%。但针对目前市场关心的住房“空置率”,国家统计局并未公布。
在19182万平方米的尚未销售面积中,有住宅面积一亿平方米,业内人士估算相当一百万套住房,而这也印证了此前广为流传的6540万套空置房传闻的确不实。有券商地产行业研究员就认为,目前披露的待售面积数据说明从总体上看房地产市场销售去化情况基本正常,数据对于市场影响偏中性。但是,此数据并没有解决市场对于空置率的疑惑,市场对于空置率的担忧依然存在。
传银监会建议收紧第三套房贷
房企7月销售同比继续增长
8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银监会近日建议各家商业银行暂停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第三套房贷,其他地区的第三套房贷则可自主决定是否暂停。据称这一消息还得到了三位业内人士的确认。他们表示银监会要求对于未叫停的地区,第三套房的首付要提高至六成、利率上浮50%。
而根据4月份“新国十条”的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
此外,报道还称银监会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应上收第三套房审批权限到总行,各分行要定期提供第三套房贷的统计报告,并要求对第三套房贷要严格执行政策。
同时,报道称,监管当局要求在一些前期房价过度上涨的城市,银行要将房价下跌50%-60%的最恶劣情况放在压力测试当中,以检测该种情况对银行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对此,业界人士指出,新的假定情境可能表明了一种担忧情绪,即去年创下历史记录的1.4万亿美元新贷款起到了刺激楼市泡沫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违约债务大幅增长。自4月中旬以来,监管机构已收紧了房地产贷款规定,并对市场上的投机活动进行了打击。
不过,虽然刚刚进入8月就传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但已经公布7月份销售情况的房企表现仍然稳健。截止8月5日,共有万科、复地、富力三家大型房企公布了7个月的销售情况。其中万科7月份实现销售面积75.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4.4亿元,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加30.1%和64.9%,单月销售均价为11135元;复地集团7月单月实现销售额6.17亿,单月销售面积4.9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8%和2%;富力地产7月销售额约人民币31亿元,销售面积达约2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加70%和19%。(记者 王 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