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改这场银行资金运作的"盛宴"中,股份制银行显然是一群没有受邀的"嘉宾",但对他们来说,煤改注定是无法错过的一次业界角逐。
也正是这批未受邀的嘉宾,凭借其灵活多变的放贷政策,将触角伸至国有银行所不能达到的资金洼地,在此轮资金注入潮中,争夺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几大股份制银行品牌并肩接踵,难分轩轾,使尽浑身解数牢牢固守着属于自己的市场。
一位股份制银行高层人士直言,煤改的到来让整个山西股份制银行进入一种亢奋状态。
这种亢奋状态,也在一定意义上使山西煤改此前遭遇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也将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样本。
未受邀的"嘉宾"
2009年,山西煤改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尽管背后有政府支持,但高达上千亿元的收购小煤矿的款项,也在考验着七大整合主体的资金实力。
"大煤矿重组小煤矿,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付资源价款和补偿款,每家企业没有个几十亿根本吃不下这个蛋糕。"工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吕道铭说。
除了动辄上亿元的收购资金,兼并重组后,大矿还要对旧矿区进行技术改造或基本建设,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巨大。这些,都让各家银行的信贷部门看到了巨大机会。
"兼并重组为银行信贷资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查数据显示,按照"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此次整合将矿区进行了划分,跨区域整合主体对资金需求量最大,以晋城市为例,跨区域整合主体的资金需求达到了30亿元以上,周边整合主体的资金需求也在10亿元以上。
2009年9月,工行吕梁分行发放9.7亿元的煤炭资源整合并购贷款,这也是山西金融机构向煤炭并构主体发放的首笔煤炭资源整合并购贷款。至此,有着政府背景的国有大银行开始了其在煤改中的演出。
两个月后,中国农业银行山西分行日前与七大煤炭资源整合主体签署了授信协议,为其提供总额达45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
和一直被政府倚重的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资格参加这场资金"盛宴"。
面对这场上千亿元资金的注入潮,一向以善于和国有银行著称的股份制银行,显然不愿意旁落。在国有银行和整合主体的交杯换盏背后,是股份制银行一双双饥渴的眼睛。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我们可不希望错过。"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