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开通。这是一个覆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等各个领域的服务窗口,又是一个以综合物流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统一平台。2007年该平台将节约口岸通关成本约15亿元,未来5年内,按照天津口岸吞吐能力的增长速度,将节约通关成本10亿元。
以港口撬动区域物流
以天津港为依托的物流业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港就已有的港区资源和功能分区进行了合理的划分整合,实施了“南散北集”的发展战略,即在南部港区,通过新建深水码头,重点发展煤炭、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在北部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业务。
接下来,天津港又在全国港口行业率先启动了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他们在南部港区辟建了12平方公里的散货物流中心,为煤炭、矿石运输提供配套的仓储、物流、加工和贸易等服务;目前已成为港口企业创办的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散货物流区。天津港在北部港区建设了7平方公里的集装箱物流中心,形成与南部散货物流中心相呼应的又一重要物流基础平台。“南散北集”两大物流中心的建设,使货物的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环节相对集中,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近期,天津港还将以传统装卸、仓储功能为基点,大力拓展港口物流、贸易、物业、金融保险、综合服务等功能,更好地为腹地经济发展服务。一是加快东部保税港区建设,确保今年底4平方公里港区一期工程如期封关运作;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建成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保税港区。二是用3到4年的时间在天津港服务的所有腹地省会城市普遍建立“无水港”,增开内陆班列,积极推进“大通关”,扩大腹地口岸直通,实现港口功能、保税功能及电子口岸功能在内陆腹地的延伸。三是加快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一期工程建设,发挥聚集效应。
建设通畅的交通体系
要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加大交通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北京到天津港口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第二条线已经开工,到2008年竣工。从北京永定门到天津东站的京津快速铁路已在2005年7月动工,到2008年北京到天津只要30分钟。到2010年,预计将会有3条铁路从北京通向天津。
天津市还加快实施了总投资达186亿元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将其发展为国内主要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同时,天津港还将投资450亿元在港口硬件环境的建设上。具体包括:一是加快码头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北港池16个至20个集装箱泊位、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LNG码头、南疆大型专业化煤炭及矿石泊位等,使天津港到2010年前后的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达到1200万标准箱,满足货物大进大出的要求。二是加快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港口等级。重点建设25万吨级深水航道等项目,使主航道水深达到195米,天津港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之一。三是继续大力建设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形成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集装箱海铁换装中心,构筑港口到各地的铁路集装箱通道。
另外,天津滨海新区安排了62项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加快海港、空港建设,推动功能区开发,重点构筑新区海、陆、空全线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完善物流服务环境
硬件环境虽是仍需优化的方面,却不是物流产业发展最主要的着力点。
以伦敦港来说,虽然吞吐量不足1亿吨,但却是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一系列高层次的航运相关服务,例如船舶登记、船只买卖及租赁、航运服务融资等。天津滨海新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完善服务环境并推出成系统的服务产品,成为物流产品市场中心和交易中心。
在完善服务环境上,滨海新区目前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围绕着汽车产业发展,滨海新区就建起了一整套服务体系————丰田公司在港口旁边的保税区内设立了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塘沽区内形成了集新车展示、特约维修、零件供应和信息反馈及产品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汽车一条街。同时,这也带动了第三方物流在滨海新区的发展。一座座现代物流设施依港而建,一个个跨国物流公司纷至沓来,丹麦马士基、美国UPS等50多家著名物流公司与400多家保税区企业共同发展。
“物畅其流”,在滨海新区正逐步变成现实。 (武自然 牛 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