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胡
1、渊源 根据《中国音乐辞典》记述:“二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亦称胡琴。古代的奚琴可能是其前身。元代有一种乐器名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第96页)又根据该辞典上记述:“胡琴——唐宋时期泛指西北和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乐器。如琵琶、五弦、箜篌等”。(第159页)“奚琴——古代拉弦乐器,亦称嵇琴,隋、唐时期居住我国北部的部落奚所使用”。(第415页)由此可见,二胡的前身是古代拉弦乐器胡琴、奚琴,其大概产生年代为隋、唐时期。古代“胡”、“奚”均指中国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又如《现代汉语辞典》解释:“胡——1)古代指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胡人’;2)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胡琴’”。
那么,现代意义上的二胡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从20世纪上半叶说起。期间,在内地出现了以阿炳(1893~1950年)、刘天华(1895~1932年)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二胡演奏家,他们对二胡的构造及演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刘天华先生,他结合西洋小提琴演奏技术,对二胡的演奏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并创作了11首二胡独奏曲,编写了47首二胡练习曲,从而奠定了中国二胡专业创作和演奏的基础。从此以后,二胡这一乐器以崭新的演奏风格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行。经改革后的二胡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流行于藏区,主要用于藏区专业文艺团体中。当新式二胡在藏区引进后立刻被藏族民间艺人们看重并纳入到堆协朗玛歌舞的伴奏中来,结合着藏族民间拉弦乐器的演奏方法使之逐趋藏化。本文论及的二胡,就是指经藏化了的在堆协朗玛歌舞及卡尔鲁歌曲中使用的二胡。
2、结构 由琴桐、琴杆、琴轴、琴弓、琴码、琴弦、千斤等组成。
3、质地 琴桐、琴杆、琴轴均为木制。琴桐有园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一端蒙蛇皮或蟒皮,另一端置雕花音窗;琴弓由弓杆和马尾组成,弓杆为竹制并两端呈弯曲;弓毛为马尾制;琴弦一般使用钢丝弦;千斤使用丝线。现在,有的琴上按有机械弦轴,且弓底一端也按有机械调毛器。
4、定弦 采用5度定弦。根据堆协朗玛歌舞伴奏乐队的定调特点(按D调笛子定调),二胡的具体定弦为:b—“f1(6—3)。
5、音域 二胡的演奏如同藏族其他拉弦乐器只用第一把位,故其音域为10度,具体为b—d2。
6、演奏特点 二胡的演奏按坐式进行。左手只使用第一把位,常以指尖部位的肚儿按弦,如同“铁琴”间或采用滑音、颤音、揉弦等技巧,少用或不用小指按弦。左手运弓多以长弓或连弓进行,一拍一弓进行尤为常见,少用或不用分弓进行。
7、流行分布及演奏领域 二胡的流传分布可以说包括全藏区,但从藏族民间演奏风格之特色上拉萨居中心,主要用于堆协朗玛歌舞及卡尔鲁等歌曲的伴奏。
8、表现性能 现代意义上的二胡是在20世纪中叶才从内地传入藏区的,因此其表现性能仍保持着原貌,一般具有柔软、秀雅、细腻之特色,在堆协朗玛歌舞及卡尔鲁歌曲的伴奏中与“铁琴”一道扮演中声部之角色。通过采用藏族民间拉奏法,使其表现风格更趋藏族化。
四、霍琴
1、渊源 有关该乐器在藏族历史文献中到目前尚未发现记载。藏语“霍琴”在民间口语中称“孜孜”。值得注意的是,藏语“霍琴”、“毕旺”、“孜孜”所示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毕旺”一词在佛教“前弘期”泛指弹拨乐器,从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均指拉弦乐器。“霍琴”一词是一种音译现象,实为汉语“胡琴”之意。“孜孜”一词实为“霍琴”之意,是其口语化现象,过去有一种习惯,即由社会下层人拉奏的乐器称为“孜孜”;由社会上层人拉奏的乐器称为“霍琴”。在当代藏族民间中对拉弦乐器统称“毕旺”。根据笔者在前面二胡之渊源中所述观点,我们可以得知霍琴是从蒙古族、汉族等地区传入藏区的。具体而言,无论是从它的名称、形状、构造上看,还是从它的演奏上讲,霍琴与蒙古族拉弦乐器“四胡”很相似:“四胡——拉弦乐器。蒙古族称它为胡尔或四弦。琴桐木制,呈园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张四根弦,第一、三弦和二、四弦各为一组,每组两条弦的音高相同。竹弓、弓上所张马尾分成两股,分别夹在一、二弦和三、四弦之间”。(《中国音乐辞典》,第368页)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藏族霍琴与蒙古族乐器“四胡”或“胡尔”属于同一乐器,是从蒙古族或汉族地区传人藏区的。当它传入藏区以后,弦数上稍有变化,藏区有的地方开始使用三弦霍琴,即第一弦为一组,二、三弦为一组。
2、结构 由琴桐、琴杆、琴轴、琴弓、琴码、琴弦、千斤等组成。
3、质地 琴桐、琴杆、琴轴、弓杆等一般为木制或竹制;琴桐为园形,桐口蒙羊皮或鱼皮;弓毛为马尾制;通常琴杆上方系一小口袋,用来装松香,琴弦为钢丝弦。
4、定弦 由于霍琴至今仍在民间流行,而在专业乐队中尚未使用,所以,其定弦较随意。通常按5度定弦,简谱为4—i(Fa—do)。当为张四根弦霍琴定弦时,从内到外让算,一、三弦为一组定弦4(Fa)音,二、四弦为一组定弦i(do)音;当为张三根弦霍琴定弦时,从内到外计算,一弦为一组定弦4(Fa)音,二、三弦为一组定弦i(do)音。
5、音域 由于霍琴的定弦为4i弦,不用换把,因此,其音域为8度。
6、演奏特点 与牛角琴的演奏相似,分坐式和站式两种形式。所不同的是霍琴的琴杆上系有一条背带,演奏时将背带斜挂在右肩上并边拉奏,边演唱,边舞蹈,形成三位一体式艺术表演形式;另外,弓毛常分两个部分,并分别插在一、二弦和三、四弦之间进行拉奏。
7、流行分布及演奏领域 主要流行于西藏的“堆”地方,包括日喀则的昂仁、定日、拉孜、聂拉木等地区。常常与扎念琴结合演奏堆协歌曲。
8、表现性能 由于霍琴的琴弦由四根弦或三根弦组成,并以每两弦为一组。因此,其音量较大,共鸣强,音色饱满、华丽、尖细。这一特点更加吻合并适应了它演奏堆协音乐,去表现堆协音乐本来具有的高亢、嘹亮之艺术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