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邻为壑”还是“与邻为友”
——从世博会看“人和”空间的塑造
本报记者 孙刚 彭德倩
城市文明的发展,足以令人自豪,也伴生种种失落——越来越高的楼房,容纳了剧增人口,却封闭了敞开的心;越来越独立的私人空间,使曾经的“与邻为友”成了“与邻为壑”;越来越宽的车道,带来了便捷交通,却隔绝了人际交往,往往隔一条马路已是“望洋兴叹”。
现代城市规划,难道必须以牺牲“人和”空间为代价?
徜徉世博园区城市最佳实践区,种种案例抽丝剥茧,为解开这“两难”带来新的启迪。
把城市空间还给主人
马德里案例前,高大的空气树上,百叶窗自由伸展开合,抬头张望,直径10米的10瓣风扇叶子旋出习习凉风,参观者围坐树下歇脚、聊天、看表演,说不尽的惬意。
设计师贝琳达塔脱这样介绍空气树理念:建立新的公共住宅小区,我们都要为居民留出舒适的公共交流场地,绿阴是第一选择,可是天然树木成长需要一定时间,我们就先“种上”空气树,通过百叶窗和风扇调节温度,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封闭小空间,在这树下畅谈;吸引更多孩子来这里寻找同伴,荡秋千、嬉戏追逐。等到天然树木长成了,这些空气树可以很方便地拆卸,到新的住宅区重新“扎根”。
“把城市空间还给真正的主人翁:人”,这是马德里案例对城市规划的诠释。“而人要真正对城市有归属感,广阔的社群公共空间必不可少。”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张闳教授说,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分野与确立,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最显著标志之一。如今国内不少居住小区,每家每户都拥有完全独立的居住空间,这比过去的 “七十二家房客”显然是巨大的进步,市民可以确保私人生活的便利和隐秘;但有的地方“矫枉过正”,公共场所非常局促,密集的楼群间只有窄小的草坪和健身点作为点缀,不多的空地也被停泊的车辆占据。于是,小区似乎只是上下班的通道,家的范围似乎只限于自己的一方“蜗居”,邻里多年不知其名、不相来往。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来自全球的范例正向我们静静呼吁:现代城市,请回归对精神交流的关注。温哥华案例,1986年世博会结束后,规划者特意在原址上兴建了三个大型公园,供市民休憩;巴塞罗那案例,摒弃了“楼越多越好”的观念,而是“最优先考虑人”,在有限空间里硬“挤”进足球场等大型体育设施,还专门修建了许多邻里中心……
|